吾生常落落,于世总悠悠。
龙剑殊难合,骊珠岂易投。
浮樽分郢唱,飞舄共梁游。
自许生平在,当为知己酬。
吾生常落落,于世总悠悠。
龙剑殊难合,骊珠岂易投。
浮樽分郢唱,飞舄共梁游。
自许生平在,当为知己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的《送田御宿大参归里》组诗中的第十首。孙传庭以豪迈之气和深沉之思著称,此诗亦不例外。
首联“吾生常落落,于世总悠悠”,诗人以自我的人生状态开篇,表达了对生命孤独与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里的“落落”形容孤高不群,“悠悠”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幻莫测,诗人将个人的孤独感与对世界的普遍认知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
颔联“龙剑殊难合,骊珠岂易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难以实现的理想比作难以合璧的龙剑和难以投掷的骊珠。这里不仅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追求卓越与完美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
颈联“浮樽分郢唱,飞舄共梁游”,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通过“郢唱”和“梁游”的典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哀愁。郢唱,指楚国郢都的歌声;梁游,则可能暗指梁山泊的游历,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尾联“自许生平在,当为知己酬”,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一生的期许以及对真正知音的渴望。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找到或成为真正的知己,相互理解、支持与回报彼此的情感。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向往,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友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知己的渴望。孙传庭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肃肃金闺彦。古蒲察、巍巍令族,声名久远。
彤管一枝承内则。不写春愁秋怨。
更不假、花针柳线。
千字文章传千古,又何劳、列女纷纷传。
风人旨,异堪羡。鸥波故事今重见。
几生中、双修福慧,才人淑嫒。
绣虎雕龙天付与,好是骊珠一串。
能使我、读之不倦。
俚句勉题容附翼,忝同宗、何故相知晚。
何日欲,会君面。
世间闲日月,甚处能长。棋半局,海生霜。
醉山公、偏记酿王事业,小槽红滴,就卧何妨。
推枕闻炊,结茅量笏,屏当精庐花正忙。
仙格中人故超诣,风尘外物自清章。
却忆扬州烟景,客怀无那,安排向、春海茫茫。
歌串细,领巾香。宜餐秀色,合付王昌。
看欲笑时,闲情体贴,正无人处,密意商量。
蓬壶非远,便双成瑶阙,酒粘花压,应也相当。
带露拈花,迎凉支镜,日影才升。
看争奇梳插,万千缗直,斩新裁剪,四五铢轻。
一朵杨枝,半天鹦鹉,旧向慈悲记许曾。
纱窗下,理青丝三尺,水月泓澄。金针拈处盈盈。
频盥手金盆纤指擎。
愿石麟佛许,宜男入梦,并头莲证,再世同盟。
净室皈依,名香供养,三月持斋特记清。
郎痴绝,偏偎人憨谑,昨夜虔诚。
花凋林老,渐渐秋深,天气清皎。玉露凝了。
蒹葭映水苍苍、趁风倒。摧残野草。
白雁天上,传信先到。凛凛侵早。
鸳鸯瓦冷,霜华射林杪。
时候最凄绝,独拥绨袍寒更悄。
一望东郊西园都似扫。但金菊芙蓉,双斗清晓。
鹧鸪弄巧。把朩叶藏身,飞出云表。
愿羲和、快些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