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高山涉水涯,仙家缥渺隔明霞。
扬鞭笑指桃源路,不用扁舟溯落花。
行尽高山涉水涯,仙家缥渺隔明霞。
扬鞭笑指桃源路,不用扁舟溯落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川间跋涉,最终望见了仙家所在之处,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行者扬鞭而笑,指向桃源之路,意在表明无需借助扁舟,即可到达心中的理想之地,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追求。全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小缀珠幡,玉搔首、触帘散点晴雪。
几箭红兰,恰共水仙俱发。
为约檀心磐口,和瘦影、伴成三绝,湘屏掩、整整斜斜,一般冷淡香骨。
萧郎俊游未歇。乍传柑时候,又拟轻别。
打叠离情,待赏新年节物。
挑菜幽期近也,试换取、练裙文袜。
临妆镜、拂了蛾儿,月中早见春月。
弱线初添,琐窗渐暖,闭门同绣。
明金压线,刺出一痕春透。
慧心儿、花样细翻,各人施展纤纤手。
意迟迟、几度停针,生怕作来肥瘦。低首。双眉暗斗。
正无语思量,阿谁轻逗。香肩慢扣,指点绿平红绉。
踏春郊、芳草落花,缓步不染星星垢。
舞回风、小立秋千,试问谁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