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幌囊风入,前轩峡雨收。
醉罗初解夕,珍簟暗知秋。
衰柳金城恨,幽兰楚国愁。
更堪闻短笛,圭月在西楼。
曲幌囊风入,前轩峡雨收。
醉罗初解夕,珍簟暗知秋。
衰柳金城恨,幽兰楚国愁。
更堪闻短笛,圭月在西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末的萧瑟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体验。开篇“曲幌囊风入,前轩峡雨收”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展现了秋天气候转冷、风起云涌的场景。"曲幌"指的是车厢或马车上的帷幕,而"囊风"则形象地表达了风从四面八方吹入的感觉;"前轩峡雨收"则描绘了一场秋雨即将结束,云层渐散的情景。
接着“醉罗初解夕,珍簟暗知秋”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体味着秋天的气息。"醉罗"可能指的是酒醒时分,"初解夕"则是说到了傍晚时分;"珍簟"是古代一种精美的簟(一种用羽毛装饰的帽子),这里形容诗人头戴之物,暗示着秋风中的凉意和夜幕降临前的寂静。
在“衰柳金城恨,幽兰楚国愁”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失落感。"衰柳"指的是凋谢的柳树,常用来比喻秋天的萧瑟,"金城"可能是对某座城市或宫殿的称呼,而这里则暗示着古老的遗迹和往日的情愫;"幽兰"形容花草的茂盛,但在此处可能带有某种哀愁之情,"楚国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楚国的怀念。
最后,“更堪闻短笛,圭月在西楼”两句,则是在这样的秋夜里,更难以忍受听到短笛的声音。"短笛"是一种小型的管乐器,其声音清脆而带有哀伤;"圭月"指的是圆满的月亮,而"在西楼"则设定了一个孤独守望的场景,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夜环境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怀旧和哀愁,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佳作。
百里子男邦,职任非不厚。
治民如牧羊,扰之则惊走。
眷兹上虞邑,江海环左右。
萧萧北风寒,怒涛声撼吼。
元亮已赋归,世事付杯酒。
宗子古维城,此行应不苟。
茧丝与保障,二者孰先后。
勉旃重勉旃,毋袖经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