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此是雕梁画栋;
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钟。
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此是雕梁画栋;
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钟。
此联描绘了理想居所的宁静与满足感。上联“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此是雕梁画栋”中,“嘉荫”象征着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藏书”则代表了丰富的知识与精神财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总能找到一片安宁之所,即便身处豪华的住所之中,也无需外在物质的炫耀,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下联“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钟”进一步阐述了理想的居住环境不仅在于物质的富足,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满足。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芳邻”),生活便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境界。即便是最朴实的农夫(“田舍翁”),只要心灵得到了满足,便无需追求那些外在的奢华(“列鼎鸣钟”象征着富贵与权力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与内心的平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诗意描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风箨晴暄,昼桐阴早,燕阁新香时度。
沁月楼台,带山城郭,西湖翠娇红妩。
甚爱此闲中趣,寻盟旧鸥鹭。共容与。
倚阑干、静看飞絮。吟啸里,帘卷暖烟霁雨。
向一碧波璃,几东风、呼棹来去。
秀玉芳兰,伴丝簧、庭院笑语。
渐梅霖清润,喜近槐扉初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