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纳空青蹴峤壶,月轮倒入海心孤。
乍闻玉叶烟声脆,已涤丹台汞屑粗。
大地不偏祥瑞气,上元新赐太平符。
临风远报诸公耳,应喜南天万象苏。
吐纳空青蹴峤壶,月轮倒入海心孤。
乍闻玉叶烟声脆,已涤丹台汞屑粗。
大地不偏祥瑞气,上元新赐太平符。
临风远报诸公耳,应喜南天万象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吐纳空青蹴峤壶”,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峰与天空的交融之景,仿佛呼吸着空中的青色,踏足于山巅之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接着,“月轮倒入海心孤”一句,通过月亮倒映在海中,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感或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乍闻玉叶烟声脆,已涤丹台汞屑粗”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玉叶与烟声的清脆,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愉悦;丹台汞屑的洗涤,则可能寓意着精神层面的净化与升华。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净化过程。
“大地不偏祥瑞气,上元新赐太平符”则表达了对和平与吉祥的向往,认为大地自有其公平正义,上天也会赐予人间祥和与安宁。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期盼,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
最后,“临风远报诸公耳,应喜南天万象苏”两句,诗人借风传语,向远方的朋友传达自己的心情,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南天万物复苏的喜悦。这里既有对朋友的关怀,也有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