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背倚斜阳树。过几阵、菰蒲雨。
自棹轻舟穿柳去。
绿裙红袂,与花相似,撑入花深处。
妾家住在鸳鸯浦。妾貌如花被花妒。
折得花归娇厮觑。
花心多怨,妾心多恨,胜似莲心苦。
凉亭背倚斜阳树。过几阵、菰蒲雨。
自棹轻舟穿柳去。
绿裙红袂,与花相似,撑入花深处。
妾家住在鸳鸯浦。妾貌如花被花妒。
折得花归娇厮觑。
花心多怨,妾心多恨,胜似莲心苦。
这首宋词《青玉案·采莲女》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夏日采莲图景。开篇“凉亭背倚斜阳树”,以夕阳映照下的凉亭为背景,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接着,“过几阵、菰蒲雨”描绘了雨后清新湿润的环境,为采莲女的出场增添了生动的自然元素。
“自棹轻舟穿柳去”描绘了采莲女子划着小舟穿梭在柳荫下的画面,轻盈而娴熟,暗示了她的美丽和娴静。接下来的“绿裙红袂,与花相似,撑入花深处”更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子的服饰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她就是花中仙子,深入花海之中。
下片转向女子的内心世界,“妾家住在鸳鸯浦”,点明了她的生活环境,鸳鸯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妾貌如花被花妒”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女子的美貌引来了花儿的嫉妒。最后三句“折得花归娇厮觑。花心多怨,妾心多恨,胜似莲心苦”,女子折花归来,花儿似乎也有情感,与女子的心境相呼应,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哀怨,比莲花的苦涩更甚。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女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情以及女子的哀愁之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