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鲁山段录事和李佥士丁麻姑韵时段奉宪檄赈济》
《用鲁山段录事和李佥士丁麻姑韵时段奉宪檄赈济》全文
元 / 吴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咿轧篮舆从事衫,泥途滑滑石巉巉。

急援野莩填沟壑,敢避行难似陇函。

春气顿回萎草木,长林惊见古松杉。

一夫弗获真吾愧,谁道鲁山非傅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诗人吴澄在赈济灾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咿轧篮舆从事衫”以生动的细节开篇,描述了赈济队伍中官员乘坐简陋篮舆的情景,穿着朴素的官服,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接着,“泥途滑滑石巉巉”描绘了赈济途中艰难的行进环境,泥泞的道路与险峻的岩石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救灾工作的不易。

“急援野莩填沟壑,敢避行难似陇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灾民深切的同情与救助的决心。面对大量饥民濒临死亡的困境,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救助行动中,不畏艰难险阻,展现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春气顿回萎草木,长林惊见古松杉”则通过自然界的复苏景象,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的回归。春天的气息让枯萎的草木重新焕发生机,古老的松杉在茂密的森林中挺立,预示着灾难之后的重生与繁荣。

最后,“一夫弗获真吾愧,谁道鲁山非傅岩”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帮助所有受灾民众的内疚之情,同时也对社会救助体系提出了反思。他意识到,尽管尽力而为,但仍有部分人未能得到及时救助,这让他深感遗憾与自责。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救助机制的批判,提出疑问:难道鲁山(这里可能借指灾区)就真的不是傅岩(古代传说中的贤者所居之地,常用来比喻理想之地或理想的社会)吗?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还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和理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吴澄

吴澄
朝代:元   字:幼清   籍贯: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   生辰: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 [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猜你喜欢

赠陈允卿

光岳气完通海峤,纲常任重属胶庠。

珠州勿谓非沂水,芹泮谁怜远庙堂。

模范已知师仲节,英才行见出文庄。

故园昼锦休迟恋,化雨春风好播扬。

(0)

游南华

南华路口别多时,尚逐尘劳觉已非。

野寺苍松虚鹤梦,洞门芳草待人归。

传灯塔里留僧偈,说法堂前有佛衣。

日暮肩舆独乘兴,昙花琪树正依依。

(0)

春日南昌山中游览贻诸友二首·其一

城市纷纷逐岁华,不知春色满天涯。

云深古洞无人到,开遍桃源几树花。

(0)

答李博士瑞岐用其来韵

白发林间老箨冠,劳君千里寄琅玕。

南宫掞藻催行卷,西学持经待讲坛。

刺史已延乡校久,邑人岂荐子虚难。

遥知赋就公车去,赐有金茎玉露寒。

(0)

览古·其二

子房击博浪,侠气不可束。

芒砀云始飞,中原方逐鹿。

黄石受书来,厩将天所卜。

龛定内幄谋,四海一鼎足。

扶汉汉已帝,雠秦秦已覆。

尺书召商皓,翼就歌鸿鹄。

游堪寻赤松,辞封竟辟谷。

身隐全始终,功高远荣辱。

迈迹古无两,炳几世诚独。

贤哉疏大夫,能践西京躅。

(0)

莆田程慧父自始安道南海访余洲上不值

讵得倾程盖,空驰访戴心。

凿坏纡径远,移棹入村深。

郁水通珠浦,漓江下桂林。

知君兴难尽,宁必似山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