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日临沧海,归山卧白云。
遥寻少谷子,同谒武夷君。
心迹能兼遂,东南美并闻。
犹期为世用,且莫去人群。
观日临沧海,归山卧白云。
遥寻少谷子,同谒武夷君。
心迹能兼遂,东南美并闻。
犹期为世用,且莫去人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探寻。首句“观日临沧海”,诗人站在广阔的海边,迎接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接着,“归山卧白云”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与云雾为伴,过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
“遥寻少谷子,同谒武夷君”两句,诗人似乎在追寻一位名叫少谷子的智者,一同拜访传说中的武夷君,寓意着寻求精神上的导师和智慧的启迪。这里的“少谷子”和“武夷君”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和追求,或者是某种象征性的存在,代表着知识、智慧和道德的指引。
“心迹能兼遂,东南美并闻”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和行为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同时,他的名声和美德能够在东南地区广为人知,体现了他对个人品德和社会影响力的双重追求。
最后,“犹期为世用,且莫去人群”表达了诗人虽然向往隐居生活,但仍然希望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能够被社会所用,为世人谋福利,同时也强调了不能完全脱离人群,保持与社会的联系。这种思想反映了诗人既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又不忘社会责任的复杂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对智慧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暮色催更鼓,庭户月影胧。
记旧迹、玉楼东。
看枕上芙蓉。
云屏几轴江南画,香篆烬暖烟空。
睡起处,绣衾重。
尚残酒潮红。
忡忡。
从分散,歌稀宴小,怀丽质,浑如梦中。
苦寂寞、离情万绪,似秋后、怯雨芭蕉,不展愁封。
何时细语,此夕相思,曾对西风。
倦踏征尘,厌驱匹马,凝望故国犹赊。
孤馆今宵,乱山何许,平林漠漠烟遮。
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霜风败苇惊沙。
无奈轻离易别,千里意,制泪独长嗟。
绮窗人远,青门信杳,叙影何时,重见云斜。
空怨忆、吹箫韵曲,旋锦回文,想像宫商蠹损,机杼生尘,谁为新装晕素华。
那信自怜,悠扬梦蝶,浮没书鳞,纵有心情,尽为相思,争如傍早归家。
照人明艳,肌雪消繁燠。
娇云慢垂柔领,绀发浓于沐。
微晕红潮一线,拂拂桃腮熟。
群芳难逐。
天香国艳,试比春兰共秋菊。
当时相见恨晚,彼此萦心目。
别后空忆仙姿,路隔吹箫玉。
何处栏干十二,缥缈阳台曲。
佳期重卜。
都将离恨,拚与尊前细留嘱。
晚烟直。
池沼波痕皱碧。
年芳为、花态柳情。
挼粉揉情酿春色。
繁华记上国。
曾识。
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
行云去无迹。
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
当时谁信盟言食。
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
况分散南北。
悲恻。
万愁积。
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
天涯何处相思极。
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
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