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张秀才问疾》
《答张秀才问疾》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青阳荡积晦,素雪亦云熙。

仲月陶嘉树,閒庭暧流滋。

微风中夜兴,清光动遥帷。

残灯出四壁,钟鼓一何痴。

闭关抵百役,内热耿于罹。

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

服散代晨餐,匕箸厌相持。

哲夫秉大观,一往不复疑。

所愧乏明德,盈缩无常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张秀才问疾》。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疾病而闭门自守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健康珍贵的感慨。

首句“青阳荡积晦,素雪亦云熙”以春日阳光驱散阴霾,冬日雪花带来生机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希望与重生。接着“仲月陶嘉树,闲庭暖流滋”描绘了仲春时节,庭院中树木繁茂,温暖的水流滋润万物的景象,暗喻诗人虽身处病痛之中,但内心仍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风中夜兴,清光动遥帷”写出了夜晚微风吹拂,清冷月光照亮远方帷幕的场景,既表现了诗人夜晚的孤独与静思,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深深眷恋。接下来“残灯出四壁,钟鼓一何痴”通过残灯昏黄、钟鼓声的空洞,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闭关抵百役,内热耿于罹”描述了诗人因疾病而闭门不出,仿佛置身于无数劳役之中,内心的痛苦与煎熬难以言表。最后“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与珍惜。

“服散代晨餐,匕箸厌相持”则体现了诗人为了治病,不得不依赖药物代替日常饮食,以及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哲夫秉大观,一往不复疑”借哲人之口,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健康与长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韩文公庙

帝命文人扫世浊,力去陈言追古作。

夏敦商彝返太朴,雕龙炙輠见者愕。

甫湜张籍安能学,如捕龙蛇与之角。

原道之篇识见卓,佛骨一表忠诚确。

君王不谅乃左擢,来与潮人驱暴鳄。

衡山阴云一嘘扩,精神所寓灵濯濯。

咸池西走扶桑略,南海窥遍衡湘泊。

阳山赤子不坦膊,父慈子顺人无恶。

去思不已庙庭落,轮材负土争营度。

椎牛酾酒岁一酌,被发乘龙来俨若。

岂但一方怀谔谔,四海九州瞻斗岳。

(0)

客怀三首·其一

宦情羁思共凄凄,久客将归失路蹊。

人世几回伤往事,是非千载逐芳泥。

闲过绮陌寻高寺,悔别青山忆旧溪。

山上有山归未得,一封书寄数行啼。

(0)

秋风三叠辞·其一

秋风飒飒兮天宇清,草木摇落兮雁南征。

驾言登高而望远兮,履石峦之峥嵘。

山硱磳以蔽日兮,下幽晦而不明。

猿啾啾兮雨冥冥,鸾高翔兮凤无朋。

四顾寂寥兮空怵惕而震惊,邅余道兮返余旌。

乘浮云兮归故城,惠思君兮使我心怦。

(0)

遇安阁

荣辱本外物,穷达听于天。

君子随所遇,此心恒泰然。

落落风尘者,旧是登瀛仙。

昔时裘马荣,今日尘纠缠。

惟有松柏操,岁寒守逾坚。

一榻卧清风,心安梦亦便。

时人靡定志,安危随物迁。

得利若奠枕,失势如殒渊。

因登遇安阁,重为斯人怜。

(0)

望九华山

一叶扁舟渺漠间,白云飞处九华山。

生来自有清幽兴,每被微官误却闲。

(0)

天下佳山水人可其往者止堪游目未可栖真惟白云洞为先陇所有无车马喧独寐寤言厥惟斯所为纪一绝

曾寻三洞拟商山,车马纷纷碍闭关。

谁似白云私占得,惟留明月弄幽闲。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