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千年宝箧伴湖山,曾吟几残阳。
忆回峰卓影,金经且晦,暗记兴亡。
旧劫池灰冷尽,一卷出霾藏。
不到潮痕没,犹认钱王。
昔日分装万本,比石经文范,等重球琅。
压牙签百宋,五代说残唐。
数雕琼如镌,姓氏尚灵踪,身系国妃黄。
谁先后葛仙秋岭,俶塔星霜。
问千年宝箧伴湖山,曾吟几残阳。
忆回峰卓影,金经且晦,暗记兴亡。
旧劫池灰冷尽,一卷出霾藏。
不到潮痕没,犹认钱王。
昔日分装万本,比石经文范,等重球琅。
压牙签百宋,五代说残唐。
数雕琼如镌,姓氏尚灵踪,身系国妃黄。
谁先后葛仙秋岭,俶塔星霜。
这首词以雷峰塔的倒塌为背景,通过描绘宝箧中的佛经残片,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沉淀。"千年宝箧伴湖山"开篇,点出文物的历史悠久,与西湖山水相伴。"忆回峰卓影,金经且晦",回忆起塔影下的诵经时光,金经虽残,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旧劫池灰冷尽,一卷出霾藏",暗示了塔的毁灭和经书的幸存,如从烟尘中重见天日。"潮痕没"则象征时间的流逝,但"犹认钱王",仍能辨识出与杭州王室的关联。
接下来,词人将佛经与石经、宋刻相提并论,强调其珍贵与文化价值。"压牙签百宋,五代说残唐",描述了书籍的丰富和历史的连续性。"数雕琼如镌,姓氏尚灵踪",赞美经书上的精美雕刻和其中蕴含的神秘气息。
最后,词人借"葛仙秋岭,俶塔星霜",表达了对古代仙人的怀念,以及对塔的永恒象征意义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词以雷峰塔的遗迹为载体,寓言历史变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历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