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死城南未足悲,老瞒可是算无遗。
不知别有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儿。
布死城南未足悲,老瞒可是算无遗。
不知别有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儿。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的《白门》,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布死城南未足悲",诗人首先提到某个历史事件,可能是指曹操攻破宛城,刘备败走之事,但诗人认为这还不是最令人悲哀的。"老瞒可是算无遗","老瞒"是对曹操的蔑称,这里指出曹操虽然智谋过人,但在某些方面仍有疏漏。"不知别有三分者",暗示了诗人对三国时期局势的理解,即真正的胜负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还有其他未知的因素。最后,"只在当时大耳儿","大耳儿"指刘备,言外之意是真正的英雄或许隐藏在时间的深处,刘备这样的角色才是决定最终结局的关键。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特看法,以及对智谋与命运交织的深刻洞察。
静坐何寥寥,静夜何迢迢。
迢迢有所思,别意岂能抛。
念子不成寐,烛泪摇绮寮。
从来离别心,有笔难尽描。
子之趋庭日,我昔正垂髫。
携书析疑义,镫下争拈毫。
春来桃李发,酌酒兴自高。
秋深夜雨寒,诗就共推敲。
埋首闺阁里,有怀徒尔豪。
今子他人妇,儿女共嘈嘈。
调羹奉阿姑,妇道应自操。
不复侍椿萱,惆怅关山遥。
得会亦不久,得共无几朝。
雁羽况沈浮,两地愁相交。
春寒日益严,春雨何劳劳。
夜来不可听,隔幕风如刀。
念子益愁思,愁思不可销。
一夜梦飞渡,月落胥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