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寻三洞拟商山,车马纷纷碍闭关。
谁似白云私占得,惟留明月弄幽闲。
曾寻三洞拟商山,车马纷纷碍闭关。
谁似白云私占得,惟留明月弄幽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逸自得的山水画卷。诗人张国维在《天下佳山水人可其往者止堪游目未可栖真惟白云洞为先陇所有无车马喧独寐寤言厥惟斯所为纪一绝》中,通过“曾寻三洞拟商山,车马纷纷碍闭关”两句,表达了对繁华世界与隐逸生活的对比思考。他似乎曾经探寻过那些隐秘的洞穴,但被外界的喧嚣所阻隔,难以真正体验那份宁静与自由。
接着,“谁似白云私占得,惟留明月弄幽闲”两句,诗人以白云自喻,表达了自己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如同白云般不受尘世束缚,只与明月相伴,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白云和明月作为隐逸生活的象征,强调了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旧雨新雨不后期,丰年当复歌周诗。
手调玉烛属廊庙,归功假手敢固辞。
妇子赴工听晓鼓,山歌和应挥汗雨。
麦黄蚕老十分熟,坐衙日日闻此语。
偕君薄宦群山中,与我忧喜大抵同。
畏垒谬诧庚桑楚,醉乡盍访王无功。
向来小旱烦忧恤,喜雨新来慰衰疾。
焉得妙思作彊对,如埙如篪吕应律。
行藏老矣不问天,一饱肯受儿辈怜。
炉熏频炷窗频托,公馀还我文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