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一诗》
《百一诗》全文
明 / 许国佐   形式: 古风

弱水不可渡,不但畏其深。

鸿影相经过,羽毛皆下沉。

达人明于斯,寂寞抱奇英。

晨风久不发,区区一片心。

芝兰众草中,芳气亦披襟。

高尚随时变,开怀自森森。

藉彼丝桐意,清夜万壑阴。

阴唱再三叹,萧疏不可寻。

卧龙何等人,乃作梁甫吟。

(0)
鉴赏

这首诗《百一诗》由明代诗人许国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哲理与自然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思考。

首句“弱水不可渡,不但畏其深”,以弱水象征难以逾越的人生困境或理想追求,不仅因为其深不可测,更因为内心的畏惧。接着,“鸿影相经过,羽毛皆下沉”以鸿雁的飞翔与沉没,隐喻人生旅途中的得与失,即使看似自由翱翔,最终也可能陷入困境。

“达人明于斯,寂寞抱奇英”则表达了对真正理解生活、内心坚韧不拔之人的赞美,即便在孤独中也能坚守独特的精神品质。接下来,“晨风久不发,区区一片心”描绘了在静谧的清晨,一颗渴望自由的心却无法得到释放的情景,暗含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挣扎。

“芝兰众草中,芳气亦披襟”将芝兰比作高洁的品质,即使处于杂草丛生的环境中,仍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象征着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高尚的品格。随后,“高尚随时变,开怀自森森”强调了高尚品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环境变化而调整,但内心始终保持着坚定与生机。

“藉彼丝桐意,清夜万壑阴”以丝桐(琴)的音乐比喻心灵的慰藉,在宁静的夜晚,音乐如同山间的阴凉,给人以清凉与安慰。最后,“阴唱再三叹,萧疏不可寻”表达了对音乐与情感的深深感叹,即使歌声再美,也无法寻觅到真正的归宿,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难以把握。

“卧龙何等人,乃作梁甫吟”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卧龙)为例,引出对真正英雄人物的思考,他们或许并未留下显赫的功绩,但其精神与智慧却能流传千古,正如梁甫吟一般,虽非直接的功勋,却蕴含深远的意义。

整体而言,《百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高尚品质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许国佐
朝代:明

许国佐(一六〇五 — 一六四六),字班王,一字钦翼,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归养。清世祖顺治三年,刘公显破揭阳,母被拘。国佐自缚前往,请以身代,并系之,拷掠无完肤,厉声大骂而死。时以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旧庵拙稿》、《班斋数句话》。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归宿柴沟

馀映沈冈疾,悲风捲地寒。

烟中度淮水,月下扣柴关。

半醉霜犹冷,孤眠灯欲残。

可怜今夜梦,肠断野云间。

(0)

行路难怀慎侄自盐邑将浙游不狎乘舟眩晕病归戏作

吴山迢迢几千里,北人不狎南中水。

孤舟一叶浪吞天,风帆激雪云中起,残魂零落波心里。

洄流俯瞰头目旋,山移岸转何时巳。

昏然混沌之九天,颓然沈迷于九渊。

仲子哇出心与肝,庄舄长吟夜不眠。

甘息风尘机,慰我方寸地。

履险不如夷,未必江湖利。

石尤风急棹空回,兴尽何须苦复催。

三日淹淫一日来,卢医一笑非其灾。

孤城半夜惊鱼钥,严牙灯火吹残角。

昨日远游今日归,偶尔沈痾倏尔豁。

古来声利山水间,凿空万里将何堪。

岂图坎坷还平湍,举足世路俱间关。

行路难,良可叹。

(0)

读书别业·其二

山人何事爱林居,西陌东阡任所如。

妙思还从个中得,不须象罔索玄珠。

(0)

中秋大江观月

空江远与天接,月影荡若金虬。

一叶波凌万顷,平生无此中秋。

(0)

采莲归

停把木兰桡,随风度画桥。

夕阳低绿水,鱼跃出银刀。

(0)

江畔濯缨亭赠柳常侍·其一

一抹青山堕酒卮,濯缨人醉弄涟漪。

莫惊常侍仍呼柳,曾赋沧波太液池。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