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不可渡,不但畏其深。
鸿影相经过,羽毛皆下沉。
达人明于斯,寂寞抱奇英。
晨风久不发,区区一片心。
芝兰众草中,芳气亦披襟。
高尚随时变,开怀自森森。
藉彼丝桐意,清夜万壑阴。
阴唱再三叹,萧疏不可寻。
卧龙何等人,乃作梁甫吟。
弱水不可渡,不但畏其深。
鸿影相经过,羽毛皆下沉。
达人明于斯,寂寞抱奇英。
晨风久不发,区区一片心。
芝兰众草中,芳气亦披襟。
高尚随时变,开怀自森森。
藉彼丝桐意,清夜万壑阴。
阴唱再三叹,萧疏不可寻。
卧龙何等人,乃作梁甫吟。
这首诗《百一诗》由明代诗人许国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哲理与自然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思考。
首句“弱水不可渡,不但畏其深”,以弱水象征难以逾越的人生困境或理想追求,不仅因为其深不可测,更因为内心的畏惧。接着,“鸿影相经过,羽毛皆下沉”以鸿雁的飞翔与沉没,隐喻人生旅途中的得与失,即使看似自由翱翔,最终也可能陷入困境。
“达人明于斯,寂寞抱奇英”则表达了对真正理解生活、内心坚韧不拔之人的赞美,即便在孤独中也能坚守独特的精神品质。接下来,“晨风久不发,区区一片心”描绘了在静谧的清晨,一颗渴望自由的心却无法得到释放的情景,暗含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挣扎。
“芝兰众草中,芳气亦披襟”将芝兰比作高洁的品质,即使处于杂草丛生的环境中,仍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象征着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高尚的品格。随后,“高尚随时变,开怀自森森”强调了高尚品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环境变化而调整,但内心始终保持着坚定与生机。
“藉彼丝桐意,清夜万壑阴”以丝桐(琴)的音乐比喻心灵的慰藉,在宁静的夜晚,音乐如同山间的阴凉,给人以清凉与安慰。最后,“阴唱再三叹,萧疏不可寻”表达了对音乐与情感的深深感叹,即使歌声再美,也无法寻觅到真正的归宿,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难以把握。
“卧龙何等人,乃作梁甫吟”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卧龙)为例,引出对真正英雄人物的思考,他们或许并未留下显赫的功绩,但其精神与智慧却能流传千古,正如梁甫吟一般,虽非直接的功勋,却蕴含深远的意义。
整体而言,《百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高尚品质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吴山迢迢几千里,北人不狎南中水。
孤舟一叶浪吞天,风帆激雪云中起,残魂零落波心里。
洄流俯瞰头目旋,山移岸转何时巳。
昏然混沌之九天,颓然沈迷于九渊。
仲子哇出心与肝,庄舄长吟夜不眠。
甘息风尘机,慰我方寸地。
履险不如夷,未必江湖利。
石尤风急棹空回,兴尽何须苦复催。
三日淹淫一日来,卢医一笑非其灾。
孤城半夜惊鱼钥,严牙灯火吹残角。
昨日远游今日归,偶尔沈痾倏尔豁。
古来声利山水间,凿空万里将何堪。
岂图坎坷还平湍,举足世路俱间关。
行路难,良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