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山水障》
《题画山水障》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

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

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

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

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àshānshuǐzhàng
táng / zhāngjiǔlíng

xīnlèiyóujìnguǒwèiwàiqiān
ǒuyīněrhǎojiǎdānqīngyán

chángbàojiānérzhōngyuán
chénshìbǐngzhōngqiān

liánggōngshìyuànmiàohuīyánquán
biànhuàqúnyǒugāoshēnmóurán

zhìchénběitángshàng仿fǎngxiàngnánshānqián
jìngtíngchūxíngpiān

xuāncǎoyōushùhuān忿fènjuān
suǒyīnběnwēikuàngnǎipíngyōuquán

yánxiànghuìmǐnliáoxuān
duìwányǒujiā使shǐxīnmiǎomián

注释
心累:内心疲惫。
犹:仍然。
尽:消除。
果为:皆因。
物外:世外,指世俗之外的事物。
牵:牵绊,牵挂。
偶因:偶尔因为。
耳目:耳闻目睹。
好:美好事物。
复:再。
假:借助。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此处代指画卷、绘画。
妍:艳丽,美丽。
尝:曾经。
抱:怀抱,怀揣。
野间意:田园生活之意,向往自然的心境。
而:却。
迫:受迫,受困。
区中缘:尘世的纷扰、俗事。
尘事:世俗之事。
固已矣:本来就已经如此,指事情已成定局。
秉意:秉持的意志。
终不迁:始终不会改变。
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或画家。
适我愿:满足我的心愿。
妙墨:精妙的笔墨,指高超的绘画技艺。
挥岩泉:挥洒笔墨描绘山岩泉水之景。
变化合群有:画面变化丰富多样,各元素和谐统一。
高深:意境深远,内涵丰富。
侔:相等,相媲美。
自然:大自然。
置陈:放置,悬挂。
北堂上:北堂,古代居室中北向的厅堂;上,指上方。
仿像:模仿,仿佛如。
南山前:南山,泛指远处的山景。
静:静观。
无户庭出:没有门户庭院之喧嚣,形容画中环境宁静。
行已:行走其中。
兹地偏:此地僻静,指画中景象偏远宁静。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常象征母爱或忘忧。
忧可树:似可栽种以解忧,形容画中萱草生动如真。
合欢:植物名,也指和合欢乐之态。
忿益蠲:令人怒气消减,形容画中合欢之态能使人平息怒火。
所因:所凭借的。
本:原本。
微物:细微之物,指绘画材料或画中细节。
况乃:何况,况且。
凭:依托。
幽筌:幽深的画意线索,指通过绘画传达的深层意境。
言象:言辞与形象,指具体的语言描述和视觉形象。
会自泯:终将消失,指随着时间推移,具体的言语和形象会淡化。
意色:意蕴与色彩,指画作深层的意境和色彩表现。
聊自宣:自行显现,指画作的内在精神和情感自然流露出来。
对玩:面对并欣赏。
有佳趣:有美好的趣味。
使我:让我。
心渺绵:思绪悠远绵长,形容观赏画作引发的深沉思考与情感共鸣。
翻译
内心疲惫仍未消,皆因世外之事牵绊。
偶尔因耳闻目睹美好,再借丹青画卷增添艳丽。
曾怀揣田园之意,却受困于尘世纷扰。
世俗之事固然已成定局,但我的意志始终坚定不移。
技艺高超的画师满足我的心愿,挥洒妙笔绘出山水之韵。
画面变化丰富,意境高深,与大自然相媲美。
画作悬挂于北堂之上,仿佛映现出南山之景。
静观画中无门户庭院之喧嚣,行走其中更觉此境之僻静。
画中萱草似可栽种,合欢之态更令人怒气消减。
所凭借的原本是细微之物,更何况是依托于幽深的画意线索。
言辞形象终将消失,唯有意蕴色彩自行显现。
面对画作欣赏其佳趣,使我的思绪悠远绵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题画山水障》,是一篇描绘山水画并表达个人情感与审美观念的作品。诗中融合了对自然之美的赏析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出诗人的深邃情怀与高超的艺术鉴赏能力。

开篇“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表明诗人内心积淀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这些情感如同无形之线,将他与自然界紧密相连。接着,“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则描绘了诗人通过观赏山水画来寻求内心的慰藉与美的享受。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诗人在自然间寻找灵感,但又被现实生活所束缚。然而,“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表达了他对俗世纷扰的超然与内心世界的坚守。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赞美画家的高超技艺,如同自然界中泉水般流淌。诗人认为这种艺术创作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接下来的“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则是将画中的景象移植到现实生活中,仿佛在北堂之上就能感受到南山的壮丽。诗人享受这份静谧,“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不愿意被打扰,只想沉浸于画中的世界。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中,通过对植物生长的观察,诗人抒发了对生命成长与变化的思考。接着,“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强调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获得心灵的安慰。

最后,“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传递内心情感和审美理念的愿望。全诗结尾“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展现了诗人在山水画面前所获得的精神享受,以及这种享受如何深深地触动他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而且透露了他对于自然、艺术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谢虚中上人寄示题天策阁诗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

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他时谁倚槛,吟此岂忘筌。

(0)

谢人惠十才子图

丹青妙写十才人,玉峭冰棱姑射神。

醉舞离披真鸑鷟,狂吟崩倒瑞麒麟。

翻腾造化山曾竭,采掇珠玑海几贫。

犹得知音与图画,草堂闲挂似相亲。

(0)

喜表公往楚王城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

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

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

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0)

寄荅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其一

十万雄军幕,三千上客才。

何当谈笑外,远慰寂寥来。

骚雅锵金掷,风流醉玉颓。

争知江雪寺,老病向寒灰。

(0)

寄诗友

天地有万物,尽应输苦心。

他人虽欲解,此道奈何深。

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阴。

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

(0)

寄武陵道友

阮肇迷仙处,禅门接紫霞。

不知寻鹤路,几里入桃花。

晚树阴摇藓,春潭影弄砂。

何当见招我,乞与片生涯。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