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肇迷仙处,禅门接紫霞。
不知寻鹤路,几里入桃花。
晚树阴摇藓,春潭影弄砂。
何当见招我,乞与片生涯。
阮肇迷仙处,禅门接紫霞。
不知寻鹤路,几里入桃花。
晚树阴摇藓,春潭影弄砂。
何当见招我,乞与片生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开篇“阮肇迷仙处,禅门接紫霞”两句,通过对仙境和佛教禅修场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世界的向往。这里的“阮肇”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也是道教修炼之地,而“紫霞”则象征着高洁、神秘的境界。
接着,“不知寻鹤路,几里入桃花”两句,则通过对无人知晓的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寻鹤路”暗指隐逸之路,而“几里入桃花”则是对进入桃源般仙境的生动描述。
在后两句,“晚树阴摇藓,春潭影弄砂”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这里的“晚树阴摇藓”描绘了树下阴凉的氛围,而“春潭影弄砂”则是对静谧水边景象的细腻刻画。
最后,“何当见招我,乞与片生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导师或知音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得到指引,摆脱尘世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自在超脱。这里的“何当见招我”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救赎者或知己的期盼,而“乞与片生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获得一丝灵光启迪、摆脱世间羁绊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精神世界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诗意境界。
男儿何所急,为学要立志。
此志苟坚彊,天下无难事。
超然贵于物,万善无不备。
厥初本高明,有过则昏蔽。
但能改其过,辉光照无际。
厥初本笃实,有过则虚伪。
但能改其过,金玉等精粹。
改过贵乎勇,不勇真自弃。
有过如坑阱,改过如平地。
平地可安行,坑阱宜急避。
事亲贵乎孝,事长贵乎弟。
是为立身本,奉承无失坠。
门户久衰颓,盍作兴起计。
是心通神明,勿使形骸累。
持之久而纯,百福如川至。
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三百年间,青史几多人物,俱委埃尘。
独先生斯世,炼气成神。
将我一支丹桂,换他千载青春。
岳阳楼上,纱巾羽扇,谁识天人。
千山短褐,掬水擎花,为君增祝灵椿。
遥想望、吹笙坐殿,奏舞鸾裀。
凤驭云帲不散,碧桃紫李长新。
愿分馀沥,九霞光里,相继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