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桥侧倚虹堂,小驻传餐趁早凉。
白壁题诗今复昔,赤心祈岁雨和旸。
就中所庆迩来幸,戒满惟思此后长。
分付上林略修饰,预欣明岁祝无疆。
高梁桥侧倚虹堂,小驻传餐趁早凉。
白壁题诗今复昔,赤心祈岁雨和旸。
就中所庆迩来幸,戒满惟思此后长。
分付上林略修饰,预欣明岁祝无疆。
此诗描绘了倚虹堂周边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首句“高梁桥侧倚虹堂”以高梁桥与倚虹堂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次句“小驻传餐趁早凉”则描绘了人们在清晨稍作停留,享受凉爽时光的情景,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接着,“白壁题诗今复昔”一句,将目光转向了倚虹堂的墙壁,通过题诗这一行为,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紧接着,“赤心祈岁雨和旸”表达了对风调雨顺、年岁丰饶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就中所庆迩来幸,戒满惟思此后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既是对眼前幸福的珍惜,也是对未来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期待。“分付上林略修饰,预欣明岁祝无疆”则以“上林”象征国家或社会的美好,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的深深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倚虹堂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情感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鸡鸣发馀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
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
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
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
废兴何足吊,万古一仰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