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江南一岁归,归来行色满戎衣。
长闻凤诏徵兵急,何事龙韬献捷稀。
旅梦远依湘水阔,离魂空伴越禽飞。
遥知倚棹思家处,泽国烟深暮雨微。
缭绕江南一岁归,归来行色满戎衣。
长闻凤诏徵兵急,何事龙韬献捷稀。
旅梦远依湘水阔,离魂空伴越禽飞。
遥知倚棹思家处,泽国烟深暮雨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游历一年后归来的情景。开篇“缭绕江南一岁归,归来行色满戎衣”两句,通过对比江南的温柔与自己满身戎装之间的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
接着,“长闻凤诏徵兵急,何事龙韬献捷稀”二句,提到了朝廷紧急征召军队的情况,以及龙韬(即皇帝)难得的捷报,这些都增加了诗中的紧迫感和战争氛围。
“旅梦远依湘水阔,离魂空伴越禽飞”两句,则通过对湘水广阔与越鸟飞翔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最后,“遥知倚棹思家处,泽国烟深暮雨微”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无限思念,以及家乡在暮雨中的朦胧景象,增添了一份柔情与淡远之感。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营造出一种怀旧和战争间的复杂情绪。
辞亲独行迈,遥遥抵京国。
胡为突不黔,驱马更远适。
至尊有时巡,树羽殷阡陌。
宿卫必近臣,顾问须耆德。
陋儒亦何知,冗从同执戟。
草深原野青,雨暗关塞黑。
寥寥盛年意,眷眷游子色。
一身万人中,敢不思努力!
清江古镇封溪道,灵峰寺中玉泉好。
灵峰上人天上归,亲见六龙天上飞。
涌金门外潮来去,曾是钱塘江上住。
十里松风六月寒,梦寐犹思径山路。
自参天目老禅师,始信灵峰路不迷。
却被无端徵诏起,等閒来往不曾知。
黄河万里从西下,吕梁百步如奔马。
归去山中问玉泉,应向海门深处泻。
洞庭南,桂岭北,衡山连延潇湘黑。
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间。
祝融不自知,千山万山如回环。
回环面面芙蓉里,俨如天仙朝紫皇,千官百辟遥相望。
半夜每瞻东海日,六月常飞满树霜。
龙拿凤攫熊虎掷,云生雾灭何时极。
我来正值太平时,况有山僧似畴昔。
凭高一览四海空,草间培塿安足雄。
盘盘罗汉台,翕翕炎帝宫。
复恐九天上,视我如井中。
朔风日夜相腾蹙,谷老崖坚松柏秃。
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上至今犹板屋。
山僧劝我歌,我歌徒自伤。
天下五岳嵩中央,此山与我俱南疆。
我今三十始一见,北望中原天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