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闇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誇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闇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誇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这首诗深入探讨了生与死、长生不老的主题,流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状态的向往。开篇即以“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表明诗中的人物对神仙之说十分倾心,以至于改变了饮食习惯,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这两句既描绘出人物的精神状态,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哲思探讨的基调。
接下来的“闇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追求,暗示这种寻求并非普通人能达到的境界。接着,“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表明即便是谈论长生,也还是离不开生与死的轮回。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生命有限性的无奈感。
然而,在“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中,却又流露出了对长生不老的一种执着追求。这里的“夭折”意指短暂的生命,如同草木凋零,诗人似乎在说,只有达到长生不老,才能真正战胜这种自然界中的脆弱。
而后面的“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誇岁月”则是对时间的深刻反思。松树虽能活千年,但最终也是会凋零;槿花虽然短暂,却也同样享受过它的一日之光。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待时间长度的态度,认为不必执着于岁月长短,因为所有事物都会归于虚空。
最后,“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则是诗人对于生与死最深刻的领悟。彭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鸟,以其特殊性著称,但在诗人眼里,即便是这样的神异之物,也无法真正脱离生死的循环。因此,诗人提出,不如追求“无生”,因为没有生,就不再有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生不老与生死哲学的探讨,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超越凡尘的深邃思考。
癸未四月雨,并遗东作忙。
盛夏雨不嗣,连月恣恒旸。
邻湖㪺数级,安问陂与塘。
高秋报淫雨,宵昼声浪浪。
山村早焦槁,自无卒岁望。
原田所灌溉,糜烂无登场。
泽农陷巨浸,什一罹死亡。
贫者为耕治,鬻儿营种粮。
乃今益穷迫,骨肉矧异方。
富者忧盗贼,扑劫群虎狼。
向闻司租使,适经川泽乡。
芃芃赏禾黍,讵信愬灾荒。
三农苦复苦,天高难自明。
未论死沟壑,官租何由偿。
仰首向天泣,旻天但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