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
辇母远之官,宰邑无玷疵。
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
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
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
一室冰檗苦,四远声光飞。
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
鸡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
尽日一菜食,穷年一布衣。
清似匣中镜,直如琴上丝。
世无用贤人,青山生白髭。
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
吾无鲁山道,空有鲁山辞。
所恨不相识,援毫空涕垂。
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
辇母远之官,宰邑无玷疵。
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
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
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
一室冰檗苦,四远声光飞。
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
鸡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
尽日一菜食,穷年一布衣。
清似匣中镜,直如琴上丝。
世无用贤人,青山生白髭。
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
吾无鲁山道,空有鲁山辞。
所恨不相识,援毫空涕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七爱诗·其四·元鲁山》。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隐居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的诗歌。
诗人以“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开篇,表明自己喜爱隐逸之士,如同古代的伯夷一样清白无瑕。接着,“辇母远之官,宰邑无玷疵”描绘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向往,即便是担任地方官职,也能保持清廉,不留任何污点。
“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则写出了在鲁山居住三年的时间里,百姓生活安定、无忧,官吏们也都能保持清正的品行,每个人都能自守其道。
“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一室冰檗苦,四远声光飞。”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依赖,以及内心世界的冷静与高洁。尽管生活简朴,但精神世界却是宽广无边。
“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鸡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诗人在这里写出了自己归隐田园后的平和生活,以及对音乐的喜爱,这些都是他内心世界的寄托和安慰。
“尽日一菜食,穷年一布衣。清似匣中镜,直如琴上丝。”这一部分诗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即便是物质生活简单,但内心世界却能保持清明和纯净。
“世无用贤人,青山生白髭。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这里诗人感慨于世间不识才俊,只能在青山绿水之间度过一生,并留下象征性的物品作为记忆。
最后,“吾无鲁山道,空有鲁山辞。所恨不相识,援毫空涕垂。”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传道于世,但却留下了许多与鲁山相关的词句,最大的遗憾是不能与知己交心,只能在文字中流露出无尽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