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爱诗·其四元鲁山》
《七爱诗·其四元鲁山》全文
唐 / 皮日休   形式: 古风

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

辇母远之官,宰邑无玷疵。

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

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

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

一室冰檗苦,四远声光飞。

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

鸡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

尽日一菜食,穷年一布衣。

清似匣中镜,直如琴上丝。

世无用贤人,青山生白髭。

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

吾无鲁山道,空有鲁山辞。

所恨不相识,援毫空涕垂。

(0)
翻译
我深爱元紫芝,品行高洁如伯夷。
母亲被选去远方为官,他在县邑任职从未有过污点。
在鲁山做民三年,丰年百姓从无饥饿。
做鲁山官员三年,清廉谨慎自我约束。
他只饮用鲁山水,只采鲁山野菜。
他的居所清寒如冰檗,名声远扬如光芒四射。
退职后回归旧隐,斗酒入陋屋茅茨。
家中并无多余食物,唯有琴酒自得其乐。
每日仅一蔬一饭,常年朴素穿着布衣。
他的清廉如同镜中映照,正直犹如琴弦上的音丝。
世间无人赏识贤才,他却在青山中白发丛生。
虽身居黔娄之贫,却仍仰慕陈寔的高尚品德。
我虽向往鲁山之道,却未能亲身实践。
遗憾的是未能相识,提笔写下这些只能空流泪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七爱诗·其四·元鲁山》。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隐居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的诗歌。

诗人以“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开篇,表明自己喜爱隐逸之士,如同古代的伯夷一样清白无瑕。接着,“辇母远之官,宰邑无玷疵”描绘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向往,即便是担任地方官职,也能保持清廉,不留任何污点。

“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则写出了在鲁山居住三年的时间里,百姓生活安定、无忧,官吏们也都能保持清正的品行,每个人都能自守其道。

“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一室冰檗苦,四远声光飞。”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依赖,以及内心世界的冷静与高洁。尽管生活简朴,但精神世界却是宽广无边。

“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鸡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诗人在这里写出了自己归隐田园后的平和生活,以及对音乐的喜爱,这些都是他内心世界的寄托和安慰。

“尽日一菜食,穷年一布衣。清似匣中镜,直如琴上丝。”这一部分诗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即便是物质生活简单,但内心世界却能保持清明和纯净。

“世无用贤人,青山生白髭。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这里诗人感慨于世间不识才俊,只能在青山绿水之间度过一生,并留下象征性的物品作为记忆。

最后,“吾无鲁山道,空有鲁山辞。所恨不相识,援毫空涕垂。”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传道于世,但却留下了许多与鲁山相关的词句,最大的遗憾是不能与知己交心,只能在文字中流露出无尽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皮日休

皮日休
朝代:唐   字:袭美   生辰:867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寄陈总戎

共说祭遵雅,绻怀虎帐深。

长城方尔藉,梁父岂堪吟。

泾渭从渠辩,淄磷适此心。

独馀推毂念,戎马正沾襟。

(0)

早秋送何御史

日满楼前江雾黄,秋风此日洒衣裳。

烟绵碧草萋萋长,雨浥红渠冉冉香。

近侍只今难浪迹,贤声此去有辉光。

寡妻群盗非今日,草奏何人入帝乡。

(0)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其二十二

新年芳草恋春晖,梦里还家愿不违。

岭上白云回首近,缁尘犹未染莱衣。

(0)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二

十里隋堤尽鹤群,春来应见玉宸君。

帝城已结三珠树,仙苑长盘五色云。

(0)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其四

杰架彩绳摇远天,茜裙儿女竞鞦韆。

夭桃灼灼短篱上,轻燕飞飞高岸边。

(0)

莫春朝陵西游次张石川韵十首·其五

山陵重构集戎机,旧日明楼燕自飞。

琬琰已教金作砺,松楸还见翠成围。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