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春不散,积雪晓来迷。
山气涵湖影,风光近鸟啼。
杖藜行郭外,鼓棹入塘西。
日暮归何事,逢人愧剡溪。
寒云春不散,积雪晓来迷。
山气涵湖影,风光近鸟啼。
杖藜行郭外,鼓棹入塘西。
日暮归何事,逢人愧剡溪。
这首《雪后山行》描绘了冬日雪后的山间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慨。
首联“寒云春不散,积雪晓来迷”开篇即营造出一片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寒云笼罩,即使在春日也难以消散,积雪在清晨时分更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覆盖。
颔联“山气涵湖影,风光近鸟啼”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山间的雾气与湖面倒影交融,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而临近的鸟鸣声,为这幅静谧的山水图添上了生动的一笔,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鲜活。
颈联“杖藜行郭外,鼓棹入塘西”则描绘了诗人在雪后山中漫步的情景。他手持藜杖,行走于郊外,又划船进入西塘,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追求。
尾联“日暮归何事,逢人愧剡溪”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自省。在日落时分,他返回家中,面对着与朋友相聚的场景,心中却感到一丝愧疚,或许是因为未能像东晋名士谢安那样,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或是对自己未能完全融入自然之中的遗憾。
整体而言,《雪后山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黄绶归休日,仙郎复奏馀。
晏居当夏晚,寓直会晴初。
露散星文发,云披水镜虚。
高才推独唱,嘉会喜连茹。
月色摇春闼,香烟霭暝庐。
千门传夜警,万象照阶除。
少孺嘉能赋,文强阅赐书。
兼曹谋未展,入幕志方摅。
为奉灵台帛,恭先待漏车。
贞标不可仰,空此乐樵渔。
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
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
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
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