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闲田自荷锄,平生所读圣贤书。
传经席上风飘座,采药山中月满庐。
庾信江关才已老,陈登湖海气难除。
此身归定知何处,慈姥矶头好钓鱼。
十亩闲田自荷锄,平生所读圣贤书。
传经席上风飘座,采药山中月满庐。
庾信江关才已老,陈登湖海气难除。
此身归定知何处,慈姥矶头好钓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客居他乡,于生日之际,对往昔生活与故人的深切怀念。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首联“十亩闲田自荷锄,平生所读圣贤书”,诗人以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圣贤书”一词则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颔联“传经席上风飘座,采药山中月满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学术研讨会上的风采以及在山林间寻觅草药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学识渊博,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颈联“庾信江关才已老,陈登湖海气难除”,通过引用庾信和陈登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年华已逝,但心中仍怀有豪情壮志,难以忘怀。这里运用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尾联“此身归定知何处,慈姥矶头好钓鱼”,诗人以一个轻松而略带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他似乎在说,无论未来归宿如何,他都愿意像在慈姥矶头钓鱼一样,享受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
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
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
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
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
始改三年政,旋闻七月期。
陵分内外使,官具吉凶仪。
渭北新园路,箫笳远更悲。
晓日龙车动,秋风阊阖开。
行帷六宫出,执绋万方来。
惨惨郊原暮,迟迟挽唱哀。
空山烟雨夕,新陌绕陵台。
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余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宝树楼前分绣幕,彩花廊下映华栏。
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