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真遁世;亩亩不忘君。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林与尘世,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君主的忠诚。"山林真遁世"一句,描绘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隐逸生活,"遁世"二字形象地展现了隐士逃避世俗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状态。然而,即便身处山林之中,诗人的心中仍不忘君主,这体现了他虽隐居但心系国家、忠于朝廷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又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是清末民初时期文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拜昭陵过咸阳墅
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
伊予此南亩,数已踰前贤。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
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
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
自惭廪给厚,谅使井税先。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
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
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
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游石涧寺
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
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
詶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
夜树风韵清,天河云彩轻。
故苑多露草,隔城闻鹤鸣。
摇落从此始,别离含远情。
闻君当是夕,倚瑟吟商声。
外物岂不足,中怀向谁倾。
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
送元简上人适越
孤云出岫本无依,胜境名山即是归。
久向吴门游好寺,还思越水洗尘机。
浙江涛惊狮子吼,稽岭峰疑灵鹫飞。
更入天台石桥去,垂珠璀璨拂三衣。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
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
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
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