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
伊予此南亩,数已踰前贤。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
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
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
自惭廪给厚,谅使井税先。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
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
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
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
伊予此南亩,数已踰前贤。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
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
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
自惭廪给厚,谅使井税先。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
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
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
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昭陵,途经咸阳田地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尊重,以及对于古人“禄代耕”和“食为天”的生活哲学的赞同。
开篇“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自己在文学上的自谦之情。接着,“伊予此南亩,数已踰前贤”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拥有的一片田地感到满足,并认为自己的成就已经超过了古代贤人。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态度,以及对于生命中所承担责任的坚守。“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则是诗人在耕作之余,手不释卷地学习和思考,反思自身的不足。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一句,说明了诗人对土地的耕耘已经持续多年。随后,“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则是诗人在参拜昭陵的过程中,有幸到达了咸阳城郊的田野。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两句,描绘了当地农民对于诗人的尊敬和欢迎。他们纷纷上前致意,表达着对诗人到来的喜悦。“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则是对田野收获丰富的赞美,以及农产品的新鲜可口。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两句,表达了对于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认识,以及食物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这些话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土地和劳动的尊重与赞美。
“自惭廪给厚,谅使井税先”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对于自身享有的物质条件感到不够谦逊,并意识到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水利和粮食的征收问题。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两句,通过对田野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接下来的“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则是对一片荒废的古木和清泉旁精舍的描述。
最后,“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找到心灵的平静。全诗以“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作结,表明诗人最终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寻找一片田园之地,以此作为自己的归宿。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田园生活,更通过对自然和农业的赞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