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
《雷》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

纷纷槁叶木尽脱,蠢蠢蛰户虫争坯。

坚冰积雪一朝尽,风摇天边斗柄回。

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

鱼龙振鳍熟睡醒,桃李一笑韶颜开。

候耕老农喜欲舞,掀泥百草知谁催。

惟嗟妇女不解事,深屋掩耳藏婴孩。

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菑。

无人为报阿香道,时来何至劳卿推。

(0)
注释
冬月雷:罕见的冬季雷声。
九地底:深深的地下。
寒灰:冰冷的灰烬,形容寂静。
蠢蠢:形容虫子蠢动的样子。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斗柄。
擘:裂开,这里指雷声震动。
韶颜:美好的容颜,形容花开。
候耕:等待耕种的季节。
菑:灾害,这里指不好的后果。
阿香:可能是诗人的虚构人物。
卿: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指阿香。
翻译
你没看见冬天的雷声,深深潜藏在地下,静寂得像冰冷的灰烬。
落叶纷飞树木脱尽衣,冬眠的虫子争着破土而出。
厚厚的冰层和积雪一夜消融,风儿吹动天空北斗星转回。
雷声震动大地显现,轰鸣中仿佛带着春天一同到来。
鱼儿跃出水面,桃花李花笑开颜,农夫因春耕而欣喜若狂。
老农掀开泥土,万物生长,不知是谁在催促。
可惜妇人不懂这些,躲在深宅内捂住耳朵,藏起孩子。
我听说天地间自有规律,不合时节的活动都会带来灾祸。
没人告诉阿香,时机到了自然会到,无需你费力推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雷声突然出现的景象,以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诗人以“冬月雷”开篇,暗示不寻常的现象,接着通过落叶、蛰虫、冰雪消融等细节,预示春天的到来。雷声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使得鱼龙苏醒,桃李绽放,农夫欢欣鼓舞,百草生长。然而,妇女们因不解自然规律,对雷声感到惊恐,将婴儿藏于深屋之中。

诗人强调阴阳变化有其规律,雷鸣并非不合时宜,而是自然法则的体现。他借此寓言,批评那些不知时令变迁而盲目惊慌的人,指出顺应时节才是明智之举。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陆游关注民生、崇尚自然的思想。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答杨浩

往前曾爱铭文嘱,老病安知拟议差。

柏下人埋将宿草,管城子秃已无花。

自惭吾匪三长史,谁误君寻五作家。

今代李邕领袖手,往来碑版不须嗟。

(0)

病中九首·其五

炎官扇虐甚炰烹,忽听檐声病思清。

白露降馀天气肃,碧云合处暮愁生。

一秋药裹相料理,百岁书窗几暗明。

他日汗青无事业,惟诗犹可窃虚名。

(0)

浴日亭一首

归客飘然一叶身,尚能飞屐陟嶙峋。

危亭下瞰嵎夷宅,积水上通河汉津。

叱驭为臣前有志,乘桴从我更无人。

暮年笔力全衰退,甘与韩苏作后尘。

(0)

挽赵卿无垢二首·其一

血衣尚在久乘边,入手功名费十年。

圯上一编非鬼授,晋阳三版以人全。

共祠石室思方切,不画云台命使然。

玉树堂堂如昨日,安知冠剑隔重泉。

(0)

挽郑计院

方与誉髦连茹进,忽然避弋下乔来。

空令归访盟鸥社,不使重登市骏台。

古有孟尝能好客,今无鲍叔肯分财。

吾衰难秉铭幽笔,短些凄凉不尽哀。

(0)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其二

向来俱触相君嗔,里社追随二十春。

尚记残编灯下共,忽看华表路傍新。

行车不忍过三步,临穴应难赎百身。

岁晚空山风雨横,奠刍归去倍伤神。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