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春姿,金屋弄妆,照靥娇霞添妩。
朱帔翠璎,蘸笔天香,弹压洛阳新谱。
换劫燕脂,尚皴染、瑶台风露。分付。
伴流落胡沙,杏花词句。
曾是端冕群芳,又玉案宫绡,尽情抬举。
衔花鹿去,挂榜人来,依稀朵云萦护。
几阕清平,应未称、倚声家数。愁伫。
红萼久、无人为主。
倾国春姿,金屋弄妆,照靥娇霞添妩。
朱帔翠璎,蘸笔天香,弹压洛阳新谱。
换劫燕脂,尚皴染、瑶台风露。分付。
伴流落胡沙,杏花词句。
曾是端冕群芳,又玉案宫绡,尽情抬举。
衔花鹿去,挂榜人来,依稀朵云萦护。
几阕清平,应未称、倚声家数。愁伫。
红萼久、无人为主。
这首《宴山亭》是朱祖谋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佳人盛装打扮的画面。"倾国春姿"四字赞美了女子如春天般动人的美貌,"金屋弄妆"则展现出她在华丽的宫殿中精心装扮的情景。"照靥娇霞添妩"进一步描绘了她脸颊如桃花般娇艳,增添了几分女性的柔媚。
接下来的"朱帔翠璎"和"蘸笔天香",通过华丽的服饰和书法的气息,描绘了她的高贵气质与才情。"燕脂"和"瑶台"的意象,暗示了她的肌肤如美玉般细腻,风姿绰约。然而,词人笔锋一转,提及她流落胡沙,只能寄托于杏花词句,表达了对这位佳人的命运感慨。
"曾是端冕群芳",回忆她昔日的荣耀,而今只能在宫廷琐事中被遗忘。"衔花鹿去"象征着她的离去,"挂榜人来"则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依稀朵云萦护"描绘了她如云般的身影仍被人怀念。"几阕清平",表达了对她才情的赞赏,但"倚声家数"却暗示了她的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
最后,"红萼久、无人为主"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女子无人赏识、孤独无依的深深同情和惋惜。整首词情感深沉,词藻华丽,展现了朱祖谋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