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并扎卷》
《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并扎卷》全文
宋 / 汤炳龙   形式: 古风

退之尝作《伯夷颂》,纲常更为文章重。

小范老子翰墨香,吹醒首阳千古梦。

尔来宇宙三百年,劫灰不坏宁非天。

姑苏李侯贤太守,为将手泽归云玄。

因忆右军修禊叙,智永藏之固其所。

今比萧翼谁贤愚,豪夺何如能乐与。

君子于物不留意,好德终然胜好古。

剑许徐君自有心,书还孔氏非无故。

粟可不食国可辞,较之一纸真毫釐。

闻风廉立遽如许,信哉圣人百世师。

西山之薇何独美,向微二子一草耳。

东海鲁连死犹生,中书冯道生犹死。

承平文献传至今,品题先后如盍簪。

就中何人合愧死,九锡不是夷齐心。

(0)
鉴赏

此诗由宋末元初诗人汤炳龙所作,名为《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并扎卷》。诗中借范仲淹书写《伯夷颂》之事,探讨了道德与文章、权势与品德之间的关系。

首句“退之尝作《伯夷颂》,纲常更为文章重”,以韩愈作《伯夷颂》为例,强调道德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接着,“小范老子翰墨香,吹醒首阳千古梦”赞美范仲淹的书法之美,仿佛唤醒了首阳山上的伯夷与叔齐的千年梦想。

“尔来宇宙三百年,劫灰不坏宁非天”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但道德与文章的价值却如同天长地久,不可磨灭。“姑苏李侯贤太守,为将手泽归云玄”则提到地方官员李侯对文化事业的贡献,将墨迹归于云玄,寓意其价值深远。

“因忆右军修禊叙,智永藏之固其所”引用王羲之与智永的故事,强调珍藏经典的重要性。“今比萧翼谁贤愚,豪夺何如能乐与”通过对比,批评那些为了获取而不惜手段的行为,倡导以乐与他人共享知识的态度。

“君子于物不留意,好德终然胜好古”指出真正的君子不会过于执着于物质或古物,而是更看重品德。“剑许徐君自有心,书还孔氏非无故”通过典故,进一步阐述了忠诚与归还的重要性。

“粟可不食国可辞,较之一纸真毫釐”强调了道德与物质的相对价值,认为道德的坚守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闻风廉立遽如许,信哉圣人百世师”赞扬了廉洁自律的品质,将其视为圣人的典范。

最后,“西山之薇何独美,向微二子一草耳”通过比喻,赞美了伯夷与叔齐的高尚品德,认为他们的行为如同西山之薇,独特而美丽。“东海鲁连死犹生,中书冯道生犹死”通过对比鲁连与冯道的事迹,强调了生死与道德的关系。“承平文献传至今,品题先后如盍簪”总结了历史上的道德典范如何流传至今,品评人物如同佩戴簪子般重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探讨了道德、文章、权力与个人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汤炳龙
朝代:宋

汤炳龙(1241-1323),元诗人、学者。字子文,自号北村老民。其先山阳(今淮安)富家,家破后流寓京口(今镇江)。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于《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著有《北村诗集》。年八十余卒。
猜你喜欢

赠松崖道士

名山历遍气飘浮,面带风霜雪满头。

碧涧寒通丹井曙,青松影落石坛秋。

布袍洗药香犹湿,砂釜藏茶火自留。

笑问阆风何处是,追游还许借青牛。

(0)

秋怀二首·其一

茫茫禹迹事悠悠,怪雨盲风恣弄秋。

绊足鹰鹯霄汉志,随阳鸿雁稻粱谋。

木侵元气山偏瘦,渠壅寒沙水不流。

自笑野人藜苋腹,闲愁不觉白侵头。

(0)

避地客奕山

故国青山一眺中,峡溪独此最高峰。

百来亩地多桑柘,十数人家依竹松。

春水池塘看浴鹭,夕阳篱落听衙蜂。

日间无事钩帘坐,吟对梅花了一冬。

(0)

同汪总帅赋秦王马跑泉

劳苦远行饥渴煎,霜蹄轻跑涌寒泉。

如今又照骅骝影,不似当初出战年。

(0)

怀李海一尚书

记得去年寒食后,君从北上我西游。

山川总入英豪气,风雨不堪离别愁。

归马有知元识路,来鸿无信动经秋。

燕台又拟相逢日,共说长安古帝州。

(0)

双耳忽鸣

双耳忽尔鸣,似非人籁传。

晴雷殷白昼,石涧奔寒泉。

曾瑟固宜舍,陶琴可无弦。

冥心试静想,触类问苍天。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