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可见,末习徒纷然。
精微固难知,论议胡尔偏。
郢曲听者谁,巴唱和乃千。
世道既若兹,淳风何当还。
矫矫且自强,天运终来旋。
古人不可见,末习徒纷然。
精微固难知,论议胡尔偏。
郢曲听者谁,巴唱和乃千。
世道既若兹,淳风何当还。
矫矫且自强,天运终来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沈的《古意二首(其一)》,通过对古人的追思和对时弊的批评,表达了对淳朴风尚回归的期待。首句“古人不可见”暗示了对古代贤人美德的向往,而“末习徒纷然”则揭示了现实社会风气的混乱。接下来,“精微固难知,论议胡尔偏”批评了人们对于深奥道理理解的肤浅和讨论的片面。
“郢曲听者谁,巴唱和乃千”运用典故,比喻在浮躁的社会中,真正能理解和欣赏高尚品德的人寥寥无几,而附和世俗之音却甚嚣尘上。诗人忧虑于“世道既若兹”,即世风日下,呼唤着淳朴之风的回归。
最后两句“矫矫且自强,天运终来旋”寄寓了希望,强调个体应保持刚正不阿的态度,坚信历史的自然循环终将带来正义的回归。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蔡沈作为宋代文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记临歧,销黯处。离恨惨歌舞。
恰是江梅,开遍小春暮。
断肠一曲金衣,两行玉箸,酒阑后、欲行难去。
恶情绪。因念锦幄香奁,别来负情素。
冷落深闺,知解怨人否。
料应宝瑟慵弹,露华懒傅,对鸾镜、终朝凝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