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古迹四咏·其四文选楼》
《江上古迹四咏·其四文选楼》全文
清 / 张廷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萧梁宫井已沈浮,此地空馀帝子楼。

红豆开残三月暮,珠帘捲入六朝秋。

山中景色烟云过,劫后文章日月留。

每到登临一惆怅,繁华何必问扬州。

(0)
鉴赏

这首诗《江上古迹四咏(其四)文选楼》由清代诗人张廷寿所作,通过对文选楼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首联“萧梁宫井已沈浮,此地空馀帝子楼”,以“萧梁”代指历史上的繁华与变迁,暗示文选楼所在之地曾是帝王贵族的活动场所,如今却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楼阁,表达了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的主题。

颔联“红豆开残三月暮,珠帘捲入六朝秋”,通过“红豆”和“珠帘”的意象,分别象征着爱情的短暂与奢华生活的消逝。三月暮和六朝秋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美好事物终将过去。

颈联“山中景色烟云过,劫后文章日月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山中的景色如同烟云般易逝,而文章却能像日月一样长久留存,寓意着文学艺术超越物质世界,成为永恒的记忆。

尾联“每到登临一惆怅,繁华何必问扬州”,诗人每次登楼都会感到一种惆怅之情,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扬州作为古代繁华之地,被用来反衬出文选楼所在之地的今非昔比,强调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张廷寿
朝代:清

原名紫文,字少槎,号曼生,又号曼仙,元灏子,同治丙寅岁贡。著有独学庵诗草。少槎姑丈为月槎先生令子。悔余老人宅相才高学博,弱冠知名,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惟恃才傲物不谐于俗。惜中年以前诗作,散佚殆尽,友人陈季鸣竭力搜罗,得若干首为一集,并从燕侨斋偶存稿中得序一篇,冠之于首以待梓云。
猜你喜欢

和公仪龙图小桃花

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见桃花著树头。

霰雪斗来如约勒,为公留作上林游。

(0)

再和公仪龙图

千重海浪渔人醉,百战沙场野叟闲。

能向闹中还得静,乃知朝市即青山。

(0)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其二

旋烧枯栗衣犹湿,去爱峰前有径开。

日暮更寒归欲懒,无端撩乱入船来。

(0)

午日三首·其二

佳人五色缕,道士张囊符。

瘦臂不中系,百邪何用驱。

(0)

洗心堂

清光秀发水云乡,不见骚人意未降。

风压柳梢低酒舍,月移松影上僧窗。

山泉涨起潮三尺,野老钓归鱼一双。

更待练光斜趁日,坐看金斗熨秋江。

(0)

冷泉亭

朱檐日转轩窗冷,碧嶂云低草树香。

山影倒沈波底月,夜阑相对写寒光。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