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玩图景。诗人在春天的山中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直到夜深仍不愿意归去。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两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月光如水般清澈,花香沁人心脾,让人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体验。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的珍视和留恋之情,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在咫尺,都不愿意结束这种美妙的心境。
最后两句"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则描绘了一幅楼台建筑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画面。诗人向南遥望,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而楼台在绿意盎然的树木中显得更加幽静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春山夜月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超越物外的情怀和精神追求。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
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
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
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
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
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
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
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
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