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山夜月》
《春山夜月》全文
唐 / 于良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0)
注释
春山:春天的山。
胜事:美好的事情,美景。
赏玩:欣赏游玩。
夜忘归:夜晚忘记回家。
掬水:用手捧水。
月在手:月影映在手中。
弄花:摆弄、玩赏花朵。
香满衣:香气沾满衣服。
兴来:兴趣来了,兴起。
无远近:不论距离远近。
欲去:想要离开。
惜芳菲:惋惜花的芬芳美丽。
南望:向南眺望。
鸣钟处:敲响钟声的地方,通常指寺庙。
楼台:高楼台阁。
深翠微:形容楼台隐藏在深绿而幽暗的山色中。
翻译
春天的山中有很多美好的景致,游玩得忘了夜晚该回家。
双手捧起泉水,月影仿佛也在手中;拨弄山花,香气沾满了衣裳。
兴趣来了不论远近都要去看看,想要离开时又惋惜那盛开的花朵。
向南遥望传来钟声的地方,楼台掩映在一片青翠的山色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玩图景。诗人在春天的山中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直到夜深仍不愿意归去。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两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月光如水般清澈,花香沁人心脾,让人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体验。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的珍视和留恋之情,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在咫尺,都不愿意结束这种美妙的心境。

最后两句"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则描绘了一幅楼台建筑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画面。诗人向南遥望,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而楼台在绿意盎然的树木中显得更加幽静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春山夜月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超越物外的情怀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于良史

于良史
朝代:唐

于良史 ,唐代诗人,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 
猜你喜欢

寄赠虢州张参军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

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

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

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

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

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

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

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

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0)

宴杨驸马山池

垂杨拂岸草茸茸,绣户帘前花影重。

鲙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绿醅浓。

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

落日泛舟同醉处,回潭百丈映千峰。

(0)

送客归江州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0)

游烂柯山·其二

宛演横半规,穹崇翠微上。

云扃掩苔石,千古无人赏。

宁知后贤心,登此共来往。

(0)

七夕

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

神轩红粉陈香罗,凤低蝉薄愁双蛾。

微光奕奕凌天河,鸾咽鹤唳飘飖歌。

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陁。

平明花木有秋意,露湿綵盘蛛网多。

(0)

诗三百三首·其一四○

城北仲家翁,渠家多酒肉。

仲翁妇死时,吊客满堂屋。

仲翁自身亡,能无一人哭。

吃他杯脔者,何太冷心腹。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