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过零丁洋》其中一段。全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宋时期抗元斗争中不屈不挠的情怀,以及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使命的深沉思考。
首句“梅花南北路”,以梅花比喻坚贞不屈,通过南北梅花之路暗示诗人行走在南宋与蒙古军队交战的地带,表达了抗争的艰难和孤独。第二句“风雨湿征衣”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的困苦,连日的风雨使得征人的衣服都湿透了,表现出诗人在逆境中坚持战斗的情景。
第三句“出岭谁同出”,表达了诗人对战友离别之感慨。岭,在这里指的是山岭,也可能是特定的战场地名,诗人询问与自己一道出征的人现在是否还在一起?这种提问充满了深深的孤独和对同袍战友的思念。
第四句“归乡如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奈与悲凉。即使归乡,也感觉不到归家的温暖,反映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个人的失落感。
第五句“山河千古在”,通过对自然永恒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山河虽历经沧桑,但依旧存在,而人间的城郭(指城市、国都)却因战乱而变得脆弱易逝。
第六句“饥死真吾志”,是诗人对自己坚守节义、宁愿忍受饥饿之苦也不屈服于外敌的决心。这里的“饥死”不仅指物质上的饥饿,也包含精神上的困顿。
最后一句“梦中行采薇”,则是诗人在极度疲惫与困境中,仍旧坚持着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憧憬和希望。采薇,即采集野菜,以此比喻即便是在梦中也要继续战斗的意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乱时期的坚守与不屈,表现出了古代士人的忠诚、勇敢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穹壤纷众羽,固有仁不仁。
鸮凤虽异性,同为阴阳根。
惟彼希有鸟,于禽集大成。
力可振海岳,翂翐似无能。
鲲鹏侈变化,比予尔何曾。
群鷇偃下风,举受翼卵恩。
万里不足飞,千载始一鸣。
远之不可疏,即之不可亲。
地维缺不震,天柱拆不惊。
安得以宠辱,而能累其身。
世固有大物,天地间气生。
卑卑局耳目,夫谁识其真。
道大固难同,安能抗世情。
何如任毁誉,徜然忘我人。
不谐众人口,而谐万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