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室空濛水石间,当轩客去鸟飞还。
独看画壁云千片,正是江南雨后山。
丈室空濛水石间,当轩客去鸟飞还。
独看画壁云千片,正是江南雨后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斗室内外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
首句“丈室空濛水石间”,以“丈室”点明空间之小,却置于“水石间”,暗示其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环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空濛”二字则赋予了空间以朦胧之美,仿佛雾气缭绕,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次句“当轩客去鸟飞还”,描述了斗室内客人离去后,只有鸟儿在窗外飞翔的情景。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斗室的静谧与外界的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
第三句“独看画壁云千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独自凝视着墙壁上的画作,画中云朵飘渺,仿佛是现实与想象的交织。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现实世界中的孤独与逃避。
最后一句“正是江南雨后山”,以江南雨后的山景作为呼应,既是对前三句自然景象的总结,也是诗人情感的升华。雨后的山色清新,云雾缭绕,既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斗室内外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淡泊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玉东西,歌宛转。未做苦离调。
著上征衫,字字是愁抱。
月寒鬓影刁萧,舵楼开缆,记柳暗、乳鸦啼晓。
短亭草。还是绿与春归,罗屏梦空好。
燕语难凭,憔悴未渠了。
可能妒柳羞花,起来浑懒,便瘦也、教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