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何处所,孤棹发闽关。
白拥沙边驿,青回江上山。
风涛添别泪,村酒破愁颜。
羡尔溪中鸟,閒云共往还。
长安何处所,孤棹发闽关。
白拥沙边驿,青回江上山。
风涛添别泪,村酒破愁颜。
羡尔溪中鸟,閒云共往还。
这首明代诗人林恕的《舟次白沙驿》描绘了诗人乘舟离开闽地,途经白沙驿站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长安何处所”开篇,借长安象征心中的理想之地或归宿,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寻。接着,“孤棹发闽关”点明了离别之情,诗人独自驾舟离开熟悉的故乡,踏上未知的旅程。
“白拥沙边驿,青回江上山”两句,运用色彩对比,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白色的驿站与青色的山峦在江边相对,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接下来,“风涛添别泪,村酒破愁颜”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风浪的起伏仿佛增添了离别的泪水,而村中的酒只能暂时缓解内心的愁苦,无法真正慰藉心灵的空虚。
最后,“羡尔溪中鸟,閒云共往还”以鸟儿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和闲云随风飘荡的形象,反衬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渴望改变的心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朝筑城,暮筑城,筑城欲高高易倾。
寇来尚可,官今杀我。盎无粟,釜无糜。
坊正来索钱,縳去抱鷇雌。
告吏且勿箠诘,朝鬻我离龀儿。
翁病何苦,妇代欙土。伐我北墉桑,夷我井,拔我芧。
女垣之外,欲以走马。高城长五丈,下者三丈馀。
荷者弛担,舆人止其车。
载愧拾甓公何怒,为乃抶余。
介者免胄以袒卧,持炙饮肥酒,睥睨上头居。
古市临津集,严关列险同。
地形襟越绝,人物带吴风。
石镜光偏朗,钱镠宅尚雄。
河流堤树外,渔步藕花中。
问俗嗟非旧,行舟远若空。
频年无乐土,所至尚鸣弓。
虎啸苍山北,江潮大卤东。
客愁摧暮雨,一沽旅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