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其四》
《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人生各道路,离别事亦常。

况共六合中,把手非茫茫。

送君出西郭,颠倒车中装。

南风动禾黍,路砥沙不飏。

毋为孟浪游,良刀善自藏。

所嗟未罄意,恻恻萦我肠。

恐我明日梦,先至淮水旁。

淮水日夜流,上有君子堂。

堂虚抱寒碧,漾以明月光。

此月如我心,相见毋相忘。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中的第四章。全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潘孝廉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人生各道路,离别事亦常”点明了人生的离合聚散是常态,预示着即将分别的无奈与普遍性。接着“况共六合中,把手非茫茫”进一步强调了在广阔的世界里,能够相遇相知是多么难得,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送君出西郭,颠倒车中装”描绘了送别的情景,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展现了送行者的不舍与深情。接下来的“南风动禾黍,路砥沙不飏”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氛围,南风轻拂,禾黍摇曳,而路途平坦,沙尘不起,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毋为孟浪游,良刀善自藏”是诗人对友人的劝诫,希望他能谨慎行事,珍爱自己的才华,如同宝刀应妥善保管。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寄托。

“所嗟未罄意,恻恻萦我肠”表达了诗人未能完全表达内心情感的遗憾,以及由此带来的深深思念。最后,“恐我明日梦,先至淮水旁。淮水日夜流,上有君子堂。堂虚抱寒碧,漾以明月光。此月如我心,相见毋相忘”则是对未来的想象与期待,诗人想象着友人归来的场景,淮水边的君子堂,月光下的静谧与美好,象征着友情的永恒与不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送别这一主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句·其十

兼曹谋未展,八幕志方摅。

(0)

行淮

老翁八十鬓如丝,手缚黄芦作短篱。

劝客莫嗔无凳坐,去年今日是流移。

(0)

病中杂兴·其一

溶溶瘴雾暗朝暾,咫尺山关号鬼门。

疾病年年不相贷,朱颜凋尽赤心存。

(0)

九日分韵得花字

秋日何烈烈,忧心在丘麻。

老圃跬步间,无悰问黄花。

及兹九九候,清樽畅幽遐。

朋簪既肃穆,宴豆亦静嘉。

风雨知萧辰,飒然掠窗纱。

乔松助声势,轰豗掉狂车。

萸囊顿精神,似与老守誇。

渊明有三径,我独归无家。

浮骖竟安适,伫立空咨嗟。

(0)

吴参政挽诗三首·其三

念昔先君子,慈恩托下陈。

嵇孤虽愿识,李御竟无因。

赏遇肝肠照,书题骨肉亲。

数行知己泪,西望几沾巾。

(0)

蜀锦亭

故国名花夐不同,景阳机里织春风。

莫将丽质惊丹卉,只把孤根托化工。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