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止善归茅山》
《送王止善归茅山》全文
元 / 成廷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句曲仙人止善君,乱离何处避尘氛。

独乘一苇淩沧海,谁共三茅管白云。

丹井洗瓢分石髓,宝函封检秘天文。

他年定有方壶约,几夜苏台候鹤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止善的仙人与友人王归隐茅山的场景,充满了道家的超脱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句曲仙人止善君,乱离何处避尘氛”,开篇即以句曲仙人喻指止善,暗示其超凡脱俗,同时点明了在乱世中寻求避世之境的主题。尘氛象征世俗的纷扰与苦难,止善选择远离这些,寻找心灵的净土。

颔联“独乘一苇淩沧海,谁共三茅管白云”,进一步展现止善的超然形象。一苇渡江,象征着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与三茅(道教名山)共管白云,则寓意着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对道家仙境的向往。

颈联“丹井洗瓢分石髓,宝函封检秘天文”,描绘了止善在茅山的生活情景。丹井洗瓢,象征着炼丹求道的过程;分石髓,可能暗指获取灵药或修炼资源;宝函封检,代表了守护秘密与知识的严谨态度。这一联不仅展现了止善的修行生活,也体现了他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尾联“他年定有方壶约,几夜苏台候鹤群”,表达了对止善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方壶是传说中的仙岛之一,象征着理想的仙境;苏台则可能是指古代的园林或宫殿,这里借以表达对止善归隐生活的期待与憧憬。几夜候鹤群,既是对止善闲适生活的描绘,也暗含了对友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止善归隐茅山的超脱与宁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友情的向往。

作者介绍

成廷圭
朝代:元   字:原常   籍贯:元芜城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猜你喜欢

感皇恩·其二

早起未梳头,小园行遍。拄杖穿花露犹泫。

菊篱瓜畹。最喜引枝添蔓。先生独自笑,流莺见。

著意访寻,幽香国艳。千里移根未为远。浅深相间。

最要四时长看。群芳休怪我,归来晚。

(0)

减字木兰花·其九

斫鱼作鲊。酒面打开香可榨。相唤同来。

草草杯盘饮几杯。人生虚假。昨日梅花今日谢。

不醉何为。从古英雄总是痴。

(0)

临江仙·其七

几日春愁无意绪,撚金剪绥慵拈。

小楼终日怕凭阑。一双新泪眼,千里旧关山。

苦恨碧云音信断,只教征雁空还。

早知盟约是虚言。枉裁诗字锦,悔寄泪痕笺。

(0)

千秋岁.贯方七月五日生日为寿

占秋呈瑞。四海杨公子。蹋拖尚带蓬壶体。

清新春草句,潇洒兰亭字。

宦情少,眠云弄月知心事。此去应无滞。

稳步烟霄地。鹏万里,鹤千岁。

他年黄阁老,访我清溪醉。

青凤舞,贻君万斛瑶花蕊。

(0)

窗西桃花盛开

尽是刘郎手自栽,刘郎去后几番开。

东君有意能相顾,蛱蝶无情更不来。

(0)

送荣子扬斋郎

茹蔬酌水度清晨,自是浮生洁静身。

好事频过三径晚,爱闲惜别五湖春。

品泉暗识南零味,鉴茗多藏北苑真。

且著青袍居膝下,少年未羡折腰人。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