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庐山二胜,并叙·其二栖贤三峡桥》
《庐山二胜,并叙·其二栖贤三峡桥》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

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

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

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

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

玉渊神龙近,雨雹乱晴昼。

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0)
注释
太山石:泰山的石头,象征坚韧。
积日穿线溜:经年累月穿透细流。
雷霆:比喻强大的力量。
九地底:地下深处。
三峡右:比三峡还要险峻。
长输不尽溪:源源不断的溪流。
无底窦:无底的沟壑。
跳波:跳跃的波浪。
潜鱼:隐藏在水中的鱼。
清甘:清澈甘甜的水。
翻译
我听说泰山的石头,经年累月也能穿透细流孔隙。
更何况这千万雷霆,长久对抗顽石,世代争斗不止。
深入地下九重,险峻程度超过三峡。
源源不断的溪流,却始终填不满那无底的沟壑。
激流跳跃,惊动潜藏的鱼儿,雷鸣般的震动使飞鸟逃窜。
清冷的寒气渗入山体,草木因之更加坚韧枯瘦。
在迷茫的云雾中,金石之声在空洞中回荡。
弯曲的桥梁如飞虹出现,半月形的倒影荡漾水面。
神龙近在玉渊,雨雹交错,晴天也变得混乱。
汲取的清水甘甜,可以饮用却不宜漱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卷。开篇"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通过对比巨石与细线,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力的强大。此后"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则是用震耳欲聋的雷声来衬托石头的古老与坚固。诗人接着写到"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和桥梁的曲折。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一句,则以流水比喻生命的连续与无尽。紧接着"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通过对水中生灵的描绘,表达了动静结合、声色相生的艺术效果。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接下来的"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则是将自然界的声音比作音乐,增添了一抹超然物外的意境。

"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描绘了桥梁与山水之间的和谐共生。紧接着"玉渊神龙近,雨雹乱晴昼"一句,以神秘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既自然又超自然的境界。

最后"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则是诗人对清泉之水的赞美与珍惜,同时也寓意着对生活中真正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严州名宦九首·其七胡寅

致堂胡公字明仲,侍御徽猷名已重。

绍兴六年刺睦州,政教兼兴民载颂。

文定衡山远寄书,父子之间相谕讽。

一年作郡怠易生,宜作三年勤御众。

远大之业积累成,莫谓未迁生怠纵。

学宫改作实自公,建宁人物称群凤。

(0)

登望湖亭

吴城山下草青青,春半南湖水未平。

几点征帆来日下,数声渔笛起云层。

鸥波浩荡兼天碧,蜃气氛氲带雾腥。

倚遍栏杆倍惆怅,思亲何日复羊城。

(0)

送张九衢都帅北上时镇惠潮

环佩趋天北,帆樯向斗东。

离情满江汉,秋色入梧桐。

飞挽三河道,传宣五柞宫。

岩廊用儒将,应见虏尘空。

(0)

东林七问·其七问剑

往往难平事,烦君几濯磨。

风尘频抖擞,岁月易蹉跎。

钟虡消兵器,铅刀当太阿。

不知三寸管,谁较杀人多。

(0)

寄郑珠江给谏

天上金门客,林间白社人。

风云供吐纳,鸾凤露精神。

近识潜龙跃,宁同尺蠖伸。

文章超哲匠,出处迈群伦。

拾芥科名早,登瀛物望新。

履声绳祖武,砖影轶前尘。

董笔推良史,潘舆有老亲。

木天曾注籍,桂浦暂閒身。

举世为形役,惟公得性真。

杯棬方爱日,风树忽经春。

怀古今犹昨,匡时德有邻。

报恩终报国,忧道不忧贫。

握手相知晚,论心惜别频。

上方留笑语,北阙返词臣。

山静宜孤鹤,时清见一麟。

封章欣入直,飞札笑逃秦。

拜命嘉平腊,题诗上巳辰。

求声中宿应,学步少陵陈。

点检溪桥约,沉吟粤海滨。

问年吾老矣,七十尚迷津。

(0)

赠萧君荫举孝廉公车北上

老人独钓秋江水,水浅水深清见底。

神鱼跃出蕊珠宫,无限鱼虾跳成市。

一声霹雳烧尾雷,钓鱼老翁倾两耳。

借问神鱼何处来,借问雷从何处起。

桂岭秋光花正开,锦水月明珠出胎。

美人昭质抚明镜,光辉映彻黄金台。

金台此日延国士,鹿鸣燕罢嘉宾来。

闻风髣髴识名姓,东林旧社思宗雷。

旧社相过池上客,若祖若翁推巨擘。

神交道合两忘年,觌面论心通语默。

我时搔首见二毛,即君总角方齐额。

读书万卷笔有神,眼阔如箕心似发。

须臾鼓箧过横桥,终童早擅文章伯。

念我神交祖与翁,负剑辟咡来从容。

老人谦让日三复,郎君执礼犹温恭。

生平结交满天下,过眼一过如飞蓬。

快哉三世真相识,但恨不识河池公。

河池事业在人口,宦成两袖归清风。

清白传家自今古,承先启后皆儒宗。

文孙不忝曾与祖,烟楼撞破先登庸。

之子自无需富贵,时人未免先科第。

我在鹅潭罢钓丝,注目青云起天际。

萧孝廉,莫濡滞。

直到长安看杏花,前路正多难了事。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