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其二》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春来六十日,笑口几回开。

会作堂堂去,何妨得得来。

倦游行老矣,旧隐赋归哉。

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

(0)
注释
春来:春天来临。
六十日:六十天。
笑口:笑容。
几回:几次。
会作:将要。
堂堂:气度非凡。
去:离去。
何妨:不妨。
得得来:轻松愉快地来。
倦游:疲倦的旅行。
行老矣:生涯已老。
旧隐:旧时的隐居地。
赋归:回归。
东望:向东看。
峨眉小:峨眉山显得小。
卢山:卢山。
翠作堆:翠绿堆积。
翻译
春天已经来了六十天,笑容曾几次绽开。
我将昂首阔步离去,又何妨轻松愉快地归来。
疲于奔走的生涯已老,是时候回归旧时的隐居之地了。
向东望去,峨眉山显得如此渺小,而卢山的翠绿堆积如堆。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首句“春来六十日,笑口几回开”透露出春天已经过去大半个月,诗人也许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未能充分享受这份美好,只是偶尔露出的笑容,表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接着“会作堂堂去,何妨得得来”则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心境,意味着无论外界如何变迁,自己都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地面对一切。这里的“堂堂”形容的是一种气宇轩昂、不失威仪的状态。

第三句“倦游行老矣,旧隐赋归哉”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自己年华渐老的感慨。这里的“倦游”指的是长时间的跋涉或是心灵上的疲惫,“行老矣”则直言年岁已高,而“旧隐赋归哉”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安身之地,寻求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通过远眺和对比的手法,将目光所及之处的自然景观与个人的情感相联系。这里的“东望峨眉小”可能是因为距离遥远而显得不那么壮丽,而“卢山翠作堆”则强调了眼前之物的美好,这种对比增添了一份淡然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珍惜,以及面对人生无常时保持的一种超然与豁达。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横浦十咏·二忠堂

斯道今犹古,相望百载间。
孤忠如白日,遗像对青山。
寂寞吾儒事,崎岖世路艰。
圣朝仁脉在,先后惨生还。

(0)

横浦十咏·六祖

礁头功行满,非意祖师名。
世事春风过,禅心夜月明。
清泉灵石窦,老钵镇山城。
冷看梅花笑,纷纷事送迎。

(0)

讥刘秘监献佞固灶

白玉堂中翰墨师,忍令奏牍玷涂碑。
向时刚道梅花累,今累梅花自不知。

(0)

寄寿二亲三首3

甘向清朝作逐臣,茹蔬亲草即经纶。
心香都在寒梅上,宇宙常逢不老春。

(0)

同俞季渊访王修斋遇雨次季渊韵

投宿西山雨,搞论由群居。
冥冥白雾深,谁卧隆中庐。

(0)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节友

节友独爱秋,相得匪迟暮。
受气惟至正,睟见黄与素。
饱谙风露味,甘守烟霞痼。
如何千载人,仅一渊明遇。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