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其二》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家住青源下,宜春起作州。

风声故习熟,治政得优游。

意见宁当出,江山自足留。

端能不嫌客,准拟系归舟。

(0)
注释
家:住处。
青源:青山的源头。
宜:适宜。
起作:开始建立。
风声:自然风声。
故习:旧有的习惯。
熟:熟悉。
治政:治理政务。
意见:主张。
宁当:宁愿。
江山:自然景色。
自足:足够。
端能:怎能。
嫌:嫌弃。
客:客人。
准拟:期待。
系归舟:系船归来。
翻译
他家住在青山脚下,这里适宜春天开始建州。
风的声音熟悉而古老,治理政务从容不迫。
主张应当公开表达,江山美景足以让人留连。
他怎能嫌弃客人,期待着有一天能系舟归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周袁州赴镇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亲切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周某即将赴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的祝福和期待。首句“家住青源下”,点明了友人的故乡,暗示了他深厚的乡土情谊。接着,“宜春起作州”表达了对宜春的赞美,认为那里适合友人施展才能。

“风声故习熟”暗指友人熟悉当地民情,行事得体,而“治政得优游”则赞扬了他的治理能力,表示他能够从容应对政务。诗人鼓励友人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意见宁当出”,希望他能为地方带来新的活力。

“江山自足留”表达了对袁州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肯定,暗示友人即使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也会因这个地方而留恋。“端能不嫌客”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欢迎,期待他能在这里受到人们的喜爱。最后,“准拟系归舟”以归舟为喻,祝愿友人此去不仅能成功,还能在适当的时候回归家乡,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也流露出对友人去处的赞赏,是一首送别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三

倚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今夕是何宵。

龙车乌鹊桥。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

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0)

浣溪沙.宠姬小春

帘卷轻风怜小春。荷枯菊悴正愁人。

江梅喜见一枝新。

料得主人偏爱惜,也应冰雪好精神。

故园桃李莫生嗔。

(0)

祝英台近.武陵寄暖红诸院

记临歧,销黯处。离恨惨歌舞。

恰是江梅,开遍小春暮。

断肠一曲金衣,两行玉箸,酒阑后、欲行难去。

恶情绪。因念锦幄香奁,别来负情素。

冷落深闺,知解怨人否。

料应宝瑟慵弹,露华懒傅,对鸾镜、终朝凝伫。

(0)

柳梢青

甜言软语。长记那时,萧娘叮嘱。

清管危弦,前欢难断,鳞鸿无据。

纷纷眼底浮花,拈弄动、几多思虑。

千结丁香,且须珍重,休胡分付。

(0)

命子篇

悠悠我祖,肇自轩辕。迄于赵城,因而氏焉。

汉家涿郡,继族于燕。卜迁大梁,世系绵绵。

宋自中叶,徙都南塘。武显扈跸,聿居虞乡。

于赫文杏,奕世其芳。符德象贤,谱牒有光。

顾及于我,时运倏倾。族居萍散,遂殒家声。

苫块馀息,仅存其形。于焉有心,冀我后生。

后生是畏,圣谟炳如。维时孜孜,无忝厥初。

岂不尔念,为惜居诸。无后非孝,匪才若虚。

(0)

醉蓬莱.春寿府

正春风初扇,梅蕊飘香,雨馀晴昼。

箫鼓声中,麝烟喷金兽。

幕府宾僚,杜诗韩笔,竞吐奇争秀。

共指乔松,同瞻峻岳,祝公眉寿。

汉相功勋,陈思文藻,奕世风流,迥居人右。

持节分符,屡试经邦手。

天府剧烦,雍容谈笑,令闻光前后。

君相恩隆,公圭金印,一时亲授。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