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命子篇》
《命子篇》全文
宋 / 赵友直   形式: 四言诗

悠悠我祖,肇自轩辕。迄于赵城,因而氏焉。

汉家涿郡,继族于燕。卜迁大梁,世系绵绵。

宋自中叶,徙都南塘。武显扈跸,聿居虞乡。

于赫文杏,奕世其芳。符德象贤,谱牒有光。

顾及于我,时运倏倾。族居萍散,遂殒家声。

苫块馀息,仅存其形。于焉有心,冀我后生。

后生是畏,圣谟炳如。维时孜孜,无忝厥初。

岂不尔念,为惜居诸。无后非孝,匪才若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ìngpiān
sòng / zhàoyǒuzhí

yōuyōuzhàoxuānyuán

zhàochéngyīnérshìyān

hànjiā涿zhuōjùnyàn

qiānliángshìmiánmián

sòngzhōngdōunántáng

xiǎnxiāng

wénxìngshìfāng

xiàngxiándiéyǒuguāng

shíyùnshūqīng

píngsànsuìyǔnjiāshēng

shānkuàijǐncúnxíng

yānyǒuxīnhòushēng

hòushēngshìwèishèngbǐng

wéishítiǎnjuéchū

ěrniànwèizhū

hòufēixiàofěicáiruò

注释
肇:开始。
轩辕:黄帝的别名。
赵城:古代地名。
因而氏焉:因此以这个地方作为姓氏。
卜迁:占卜迁移。
扈跸:随从皇帝出行。
奕世:世代相传。
维时:当时。
匪才若虚:没有才能就像空虚一样。
翻译
我的远祖源远流长,始于黄帝轩辕。直到赵城,我们以此为姓。
汉朝时我们在涿郡繁衍,继而在燕地发展。后来选择迁移到大梁,家族世系延续不断。
宋代中期,我们又迁至南塘。因护卫皇帝出行而显赫,定居在虞乡。
杰出的文杏家族代代显扬,符瑞和美德如同贤人,家谱光辉照耀。
然而到了我这一辈,时运急转直下,家族聚居变为分散,家声渐衰。
生活艰难,仅存形骸。我心中忧虑,希望后代能振兴家业。
后辈啊,你们要敬畏先人的智慧,时刻努力,不辱祖先基业。
怎能不想念过去,只因居住之地不再重要。没有后嗣非孝道,无才若虚也是罪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命子篇》,作者赵友直是宋代的一位诗人。诗中讲述了家族的源流变迁,从远古的轩辕黄帝,到赵姓的起源和发展,历经涿郡、燕地,再到大梁和南塘的迁移。诗人强调了家族的荣耀历史,如文杏显赫,祖先的美德如同贤良的象征。然而,到了自己这一代,家族运势衰落,族人分散,家声渐微。

诗人在悲叹之余,寄希望于后代子孙能够铭记家族的传统,勤奋努力,不辱先祖之志。他告诫后代,没有后嗣并非孝道,才华不足也应力求充实。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家族兴衰的感慨和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传统价值观。

作者介绍

赵友直
朝代:宋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身投魑魅家何在,泽逮昆虫罪未除。

(0)

句·其二

陇云飘软玉,江月洗寒金。

(0)

武夷山升真洞

升真洞口接天门,灵草丹桃日日春。

听说列仙来瑞世,三朝德业在斯民。

(0)

琅邪山

琅邪山色连云绿,烟树参差裹岩谷。

幽香烂熳四时花,翠影交加万竿竹。

(0)

宫词·其九十

踊跃新羁已过关,未高生怕别人盘。

到窝路数无多掷,急满须防将马阑。

(0)

宫词·其七十五

永昼嫔嫱小燕阑,投壶雅戏集清欢。

众中最觉天机巧,平送筠筹觅倚干。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