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忠良逊硕肤,玄裳赤舄又东都。
鸿飞正拟歌遵陆,骥足何须论畏途。
露润菁莪忻过化,炎荒草木庆来苏。
兹行预有观风意,谁绘颠连郑侠图。
千古忠良逊硕肤,玄裳赤舄又东都。
鸿飞正拟歌遵陆,骥足何须论畏途。
露润菁莪忻过化,炎荒草木庆来苏。
兹行预有观风意,谁绘颠连郑侠图。
此诗颂扬了明代王岱麓公莅任时的盛况与期待。开篇“千古忠良逊硕肤”,以“忠良”赞其德行,以“硕肤”喻其功勋,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的高度肯定。接着“玄裳赤舄又东都”,描绘了王公莅政的庄严场景,玄裳赤舄为古代官员的服饰,此处暗含其地位尊崇,东都则指任职之地,形象地展现了其政治活动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鸿飞正拟歌遵陆,骥足何须论畏途。”这两句运用了鸿雁与骏马的比喻,鸿雁象征着王公的远大志向和高洁品格,骏马则代表其勇往直前的决心和能力。诗人借此表达对王公抱负的赞美,同时也暗示其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露润菁莪忻过化,炎荒草木庆来苏。”“露润”、“过化”、“炎荒”、“草木”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王公莅政后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也隐喻了其施政如春雨润物,使荒凉之地焕发生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最后,“兹行预有观风意,谁绘颠连郑侠图。”“观风”意指考察民情,了解风俗,而“郑侠图”则可能指的是宋代名臣郑侠的画像,以其作为对比,表达了对王公政绩的期待和对其能像郑侠那样为民请命、体恤民情的祝愿。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高度赞扬了王公的德行、才能以及其莅政后对地方的积极影响,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朝采卷耳,于陵于冈。取叶存根,以备酒浆。
嗟我怀人,在彼遐方。闵其勤劳,寤寐弗忘。
念得送我,置尔之傍。所愿莫遂,徘徊彷徨。
凤游四海,亦思其凰。毋以道远,而易中肠。
好鸟和鸣,其飞颉颃。感物增忧,泣涕沾裳。
月汀家在帝王都,不藏歌舞唯藏书。
旧诧邺侯三万轴,君家所藏还有馀。
寄我一诗辞缜密,言言皆自书中出。
复来访我飞来阴,坐石分题更超轶。
西山落日催归轩,执手西风伤别魂。
他日终期到书室,一一与君重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