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寻竹渭南村,那识无人与有人。
但怪此心笼不住,时时飞上华山云。
挂冠寻竹渭南村,那识无人与有人。
但怪此心笼不住,时时飞上华山云。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过渭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挂冠寻竹渭南村”,表达了主人公放弃官职,选择隐居在渭南村,对竹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挂冠”象征着辞去官位,体现了他对尘世名利的超脱。
第二句“那识无人与有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他不关心是否有人理解或陪伴,享受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孤独,这种境界超越了世俗的交往,更接近自然和自我。
最后两句“但怪此心笼不住,时时飞上华山云”,以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情感的自由飞翔。他的心境如不受拘束的鸟儿,时常飞向华山的云霄,寓意着精神上的逍遥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隐士情怀。
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堵。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
杀人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
英雄争斗岂得已,盗贼纵横亦何数。
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
往时寻芳兴,屡醉黄金卮。
日来酒量窄,三盏忘东西。
虽然不多饮,不饮还复思。
所以毕吏部,千古遭嘲嗤。
每年梅花开,如与粲者期。
有时棹孤舟,间或借马骑。
水村及山驿,日炙仍风吹。
醉归更有携,研席相娱嬉。
今年堕尘鞅,颇复疏阔之。
此君应有言,亦曰好恶移。
凄凉残年历,春到无多时。
如何江南岸,不见开一枝。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
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等闲临照。
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酒醒孤棹。
望千里、长安西笑。
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
除非是、重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