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欲去,海棠时。正相思。珠帘卷,寄书迟。
君不见,愁脉脉,妾心知。空怅望,负佳期。双燕栖。
香泥湿,画梁低。灯黯淡,雨迷离,梦初回。
春欲去,海棠时。正相思。珠帘卷,寄书迟。
君不见,愁脉脉,妾心知。空怅望,负佳期。双燕栖。
香泥湿,画梁低。灯黯淡,雨迷离,梦初回。
这首清代葛宜的《三字令·春暮》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海棠花开的时节,诗人与远方的心上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春欲去,海棠时",以简洁的语言点出暮春的景象,海棠花盛开,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
"正相思"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珠帘卷,寄书迟"通过动作细节,写出诗人试图传达相思之意,但书信传递的缓慢增添了愁绪。"君不见,愁脉脉,妾心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细腻,虽未见面,但彼此的心意却如愁绪般清晰。
"空怅望,负佳期"表达了对错过美好时光的遗憾,"双燕栖"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孤独和期待,"香泥湿,画梁低"描绘了燕子归巢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落寞。"灯黯淡,雨迷离"通过环境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梦初回"则揭示了诗人沉浸在梦境中,渴望与心上人重逢。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洁的三字句式,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春暮时节的相思之情,以及主人公深深的无奈和期待。
粉里归来十二春,怜师心似我心淳。
他时行满重相见,兜率天上第几人。
蛟龙养鬐鬣,当在浩浩浔。
虎豹养文采,当在巍巍岑。
我无太山高,我无沧海深。
斗水与堆阜,恐未慰此心。
世人作肥字,正如论馒头。
厚皮虽然佳,俗物已可羞。
字法叹中绝,今将五十秋。
近日稍稍贵,追踪慕前流。
曾未三数人,得与古昔俦。
古人皆能书,独其贤者留。
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求。
不知前日工,随纸泯已休。
颜书苟不佳,世岂不宝收。
设如杨凝式,言且直节修。
又若李廷中,清慎实罕侔。
乃知爱其书,兼取为人优。
岂书能存久,贤哲人焉廋。
非贤必能此,惟贤乃为尤。
其馀皆泯泯,死去同马牛。
大尹欧阳公,昨日喜疾瘳。
信笔写此语,谓可忘病忧。
黄昏走小校,寄我东郭陬。
缀之辄成篇,联以助吟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