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题兀翁瑞筠亭》
《次韵题兀翁瑞筠亭》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大圆镜空越数量,是中岂容男女相。

风橐俱声未易分,前身后身翻覆掌。

种石王生砚出芝,人亡物在何足奇。

请看襄母千里至,庭竹骈根生瑞枝。

人言亲少而子老,异事相传争绝倒。

心法之妙传以粗,此理难与俗人道。

云居的孙难共语,辩如建瓴空气宇。

不将双脚踏城闉,郤侯诗句能写真。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次韵题兀翁瑞筠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圆镜空越数量,是中岂容男女相”以大圆镜为空间隐喻,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男女之别的精神境界。接着,“风橐俱声未易分,前身后身翻覆掌”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与手掌的翻转,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可预测性。

“种石王生砚出芝,人亡物在何足奇”这一联则通过石生砚、芝草生长的自然现象,引申出生命与物质的延续性,并指出即使人已逝去,但其留下的事物依然存在,这种现象并不值得惊奇。接下来,“请看襄母千里至,庭竹骈根生瑞枝”描绘了襄母千里迢迢前来,庭中竹子并生出瑞枝的景象,象征着亲情的深厚与生命的奇迹。

“人言亲少而子老,异事相传争绝倒”通过民间流传的故事,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奇异,强调了对生命现象的敬畏之心。“心法之妙传以粗,此理难与俗人道”则表达了高深的心法难以用浅显的语言传达给普通人,体现了知识与智慧的层次性。

最后,“云居的孙难共语,辩如建瓴空气宇。不将双脚踏城闉,郤侯诗句能写真”以云居山的孙儿难以交流、辩论如同水从高处倾泻入空旷宇宙、不踏入城市却能写出真实诗句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探讨了生命、时间、亲情、智慧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哭墓

拜亲亲不待,事事与心违。

万里有归日,九泉无见时。

愁生新绿绶,泪满旧斑衣。

从此白云断,何当慰所思。

(0)

念昔游四首·其一

昔年游径山,身在九天上。

倚栏少徘徊,八极归一望。

秋容澹如洗,景物呈万状。

松风奏琴筑,烟屿列屏障。

清远啸枯藤,野鹤唳幽旷。

僧僮课梵呗,婉娩如学唱。

解带临西风,洒落无尽藏。

缁流亦可人,邀往坐清旷。

盘飧饤黄独,侑之茅柴酿。

感师有古意,愧我无酒量。

长啸下山来,一路时胆壮。

重作记游篇,付之覆瓿酱。

(0)

晚春

万红千紫已摧残,留得荼蘼一架看。

燕子不知人意懒,飞来帘里诉春寒。

(0)

客星阁·其二

莫题诗句累先生,将谓先生亦钓名。

说与往来台下客,可移一语赠玄英。

(0)

刘仙石·其一

神仙不死石长存,万古千秋表洞门。

人欲求真好修炼,莫徒将杖叩苔痕。

(0)

鹧鸪天.次李举之见寄韵

报答风光思更新。安排好语续阳春。

罗胸玉藻英华别,信手银钩点画匀。

歌妙曲,想光尘。相望尺五叹参辰。

曲终强对红颜笑,欠我高谈惊座人。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