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不死石长存,万古千秋表洞门。
人欲求真好修炼,莫徒将杖叩苔痕。
神仙不死石长存,万古千秋表洞门。
人欲求真好修炼,莫徒将杖叩苔痕。
这首诗名为《刘仙石(其一)》,作者是宋代的祖无择。诗中描绘了一种神秘而永恒的景象,神仙之石永不朽灭,象征着永恒与真理的所在。诗人倡导人们追求真实的自我提升,不应只是盲目地寻找,而应深入修炼,通过实际行动去探寻和领悟,而不是仅仅在表面留下叩杖的痕迹。整首诗寓含哲理,鼓励人们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要有实际行动和深度思考。
我来敬亭下,江练仍如昨。
青山在目前,谢公如可作。
入城畏尘嚣,借此看栖跃。
置足不厌高,洗心渐以扩。
素波涌湖口,微风来丛薄。
俯视乱帆影,往来相约掠。
指掌天下事,宛然丘上壑。
我愿骥尾蝇,君其鸡群鹤。
相逢欲解剑,无忘今日乐。
豪歌侠少行,晚霞为吹落。
凝霜沾浦树,冉冉岁欲晏。
君子意如何,垂老仍薄宦。
一卧艾子城,六见秋花绽。
月米分故人,日食藜与苋。
高志慕翔鸾,卑栖托斥鴳。
发轨谒承明,蚤晚流皇盼。
白首感睽离,追饯临寒涧。
握手惨无言,侧睇云间雁。
岁暮寒亦行,征人有常期。
辞我家乡乐,适彼道路危。
酒阑别宾亲,驱车出郊岐。
我马力未痡,已越山与陂。
回头望高城,落日云树滋。
遭乱既少安,谋生复多饥。
涂逢往来人,孰不为此驰。
远游亦吾志,去矣何劳悲。
陇水流何驶,征人去何长。
不念金闺月,冷似铁衣霜。
行人在何处,闻在陇西县。
陇坂高蔽天,长安人不见。
悲风似陇树,滴泪如陇水。
妾念千丝多,郎情但一纸。
郎未到陇山,恨坂不造天。
郎已渡陇水,恨坂不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