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陇头水歌四叠》
《陇头水歌四叠》全文
明 / 冯鼎位   形式: 乐府曲辞

陇水流何驶,征人去何长。

不念金闺月,冷似铁衣霜。

行人在何处,闻在陇西县。

陇坂高蔽天,长安人不见。

悲风似陇树,滴泪如陇水。

妾念千丝多,郎情但一纸。

郎未到陇山,恨坂不造天。

郎已渡陇水,恨坂不委地。

(0)
鉴赏

这首《陇头水歌四叠》是明代诗人冯鼎位所作,通过对陇头流水的描绘,抒发了征人与思妇之间相思之苦和对战争的无奈与哀怨。

首句“陇水流何驶,征人去何长”,以陇头流水的迅疾反衬出征人的离别之远,时间之长,表达了对征人远离家乡的深切忧虑。接着“不念金闺月,冷似铁衣霜”两句,将征人对家中的思念与家中妻子对征人的思念进行对比,以“冷似铁衣霜”形容妻子对征人的思念之深,如同寒冷的霜雪般难以温暖。

“行人在何处,闻在陇西县”两句,通过询问征人的行踪,进一步加深了对征人安危的担忧。而“陇坂高蔽天,长安人不见”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征人路途的遥远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信息传递的困难,使得家人无法得知征人的具体状况。

“悲风似陇树,滴泪如陇水”两句,运用比喻,将悲风比作陇树,滴泪比作陇水,形象地表现了征人与思妇内心的悲痛与泪水的不断流淌。最后,“妾念千丝多,郎情但一纸”表达了思妇对征人思念之深,却只能通过一封简短的书信来传达情感,凸显了通信不便带来的痛苦。

“郎未到陇山,恨坂不造天。郎已渡陇水,恨坂不委地。”这两句通过设想征人到达或未到达陇山的情况,表达了思妇对征人安全的深深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全诗以陇头流水为线索,贯穿了征人与思妇之间的相思之情,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脆弱与坚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冯鼎位
朝代:明

冯端荣,字景庄,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一五○)。淳祐六年(一二四六)知崇安县。事见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五。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霜叶飞

海风吹老敧檐树,幽窗凉夜偏早。

前尘依约越中山,问甚时重到。忆俊侣、英游不少。

金鞍宝马呼鸾道。更珠江浩渺。

良月滟、笙船众花,齐映欢笑。

因甚耆彦风流,十年前后,新坟尽长秋草。

江山满目泪沾衣,是而今怀抱。算不及、魂归朱鸟。

波涛万顷珠沈了。

待近约、梁鸿去,踏遍千山,万山斜照。

(0)

雪娘曲

明星何熠爚,绛云何葳蕤。

辉海万楼台,下此凤凰雏。

窈窈西樵山,比之藐姑射。

神人凝雪肌,餐风影空碧。

雅步汉宫仪,雅奏广陵散。

逢场留白头,谁怜幽情满。

(0)

次韵答伯夔送太夷北行

三叠犹传呜咽声,泪看注海与潮平。

梦存大事将谁待,天鉴孤衷复此行。

群盗相乘诗可讨,贱儒自喜谤非轻。

衰残未预涓埃报,九逝魂依北斗明。

(0)

四月既望过初堂同徕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桥而返

手挽溪风满草堂,喜逢小舸系篱旁。

寻源波底出山影,乱眼鸦群翻夕阳。

苍翠穿桥灵境换,星辰垂野断魂凉。

偷闲遗世无人觉,微起钟声认道场。

(0)

南乡子

病枕不成眠。百计湛冥梦小安。

际晓东窗鶗鴂唤,无端。一度残春一惘然。

歌底与尊前。岁岁花枝解放颠。

一去不回成永忆,看看。惟有承平与少年。

(0)

点绛唇

暗里追凉,扁舟径掠垂杨过。湿萤火大。

一一风前堕。坐觉西南,紫电排云破。严城锁。

高歌无和。万舫沉沉卧。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