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
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
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
胡笳乱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
终宵迸泪如金波。
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
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
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
胡笳乱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
终宵迸泪如金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画面,以月光下的玉门关为背景,展现了征人的思乡之情和家人的期盼。"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诗人以月亮的升起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月光的寒冷更增添了边关的荒凉之感。
"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他们身处万里之外,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熟悉的月光下。"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则转而写到家中的妻子也在梦中追寻丈夫的足迹,但现实却是道路遥远,彼此无法相见。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揭示了亲人之间因地理阻隔而无法交流的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带来的身心疲惫。"胡笳乱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通过胡笳的哀怨声,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的凄凉氛围,月光下的关山似乎都在诉说着离愁。
最后的"终宵迸泪如金波",形象地描绘了征人彻夜难眠,泪水如金波般滚落,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展现出深深的哀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关山月》以月夜为纽带,通过征人与家人的梦境交织,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家庭离散的悲凉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当年剪彩垂髫,超然便欲为仙去。
世间俗状,人心狡计,不堪同住。
每坐空山,独临古涧,神闲意寓。
想瀛洲鸡犬,蓬莱猿鹤,应怅望,门前路。
自昔侯王将相,几番成、落花飞絮。
仰天醉眼,兴云妙手,年华迟暮。
长揖烟尘,静朝日月,谁知幽素。
正风清麟背,星垂海角,晓钟初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