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壶自咏·其五》
《方壶自咏·其五》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白昼常陪俗,清宵得养魂。

几时成草屋,终日掩柴门。

事迫文方出,身闲道始尊。

世方怀祖逖,吾已吊刘琨。

(0)
翻译
白天常常忙于世俗事务,夜晚才能静心修养灵魂。
不知何时能建成简陋草屋,整日关闭柴门过清净生活。
只有在事情逼迫时才写作,身心闲暇时才感到道义的重要。
世人正怀念祖逖的志向,我已经在心中悼念刘琨的遭遇。
注释
白昼:白天。
俗:世俗事务。
清宵:夜晚。
养魂:修养灵魂。
成:建成。
草屋:简陋草屋。
终日:整天。
柴门:柴扉,简陋的门。
事迫:事情逼迫。
文:写作。
身闲:身心闲暇。
道:道义。
世方:世人正。
怀:怀念。
祖逖:晋代名士,以恢复中原为志。
吊:悼念。
刘琨:与祖逖齐名,也以恢复中原为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方壶自咏》之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白昼常陪俗,清宵得养魂。” 这两句描绘了白天里世俗纷扰不息,而夜晚则是心灵得以修养的时候。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保护内在精神世界的渴望。

“几时成草屋,终日掩柴门。”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他希望能建造一间草屋,整天与世隔绝,只关注于心灵的修养。

“事迫文方出,身闲道始尊。” 这两句表明只有当外界的事务减少,诗人的文章才得以流露。当身体自由无束时,诗人对于道德和精神追求的尊崇才能体现出来。

“世方怀祖逖,吾已吊刘琨。”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在世俗之中,但内心却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纷争,他的心灵早已到达了古代高尚人物,如祖逖、刘琨那样的精神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白昼与夜晚,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精神空间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远离世俗纷扰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心怀古代贤士,对高尚道德的尊崇之情。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画鸭·其一

野塘溶漾夕阳时,风淡云閒草半攲。

会得腾身振衣否,不教春色在花枝。

(0)

泛南湖·其二

雨过圆荷万点星,云开银汉眼前明。

难逢此景休归去,更待天西片月生。

(0)

青原山七祖塔

一派青原出少林,信衣到此只传心。

寻常示众无人会,尽向庐陵米价寻。

(0)

芙蓉堂

芙蓉堂下花如锦,记得当年此泊舟。

今日重来皆蔓草,水红无数强排秋。

(0)

次韵孙亨甫见寄

进多龃龉退为安,未省乘轩胜抱关。

半世青衫贫为禄,新秋明镜老催颜。

纷纷江上风吹叶,漠漠淮南雨暗山。

欲和佳篇寄相忆,韵严词峭不容攀。

(0)

酬周元翁推官见赠

南来济济多俊良,声问逸发推周郎。

词场较艺一战捷,笔阵独扫千人强。

烱然眉目行且贵,骥足万里看腾骧。

吟诗作赋不媚俗,期与往者同芬芳。

断璋残璧忽我赠,把玩溢目惊辉光。

自嗟行李久萧瑟,安得置之云锦囊。

又闻跨马欲过我,此意想君非渺茫。

山中草木最宜夏,雨馀一一含幽香。

雏莺乳燕学飞舞,叶底哑咤调圆吭。

阑干笋蕨虽已老,璀错梅杏犹可尝。

阴崖碧洞不受暑,谷风习习吹衣凉。

提携为子扫盘石,谈笑共坐莓苔苍。

宣毫越楮须盛载,吟取佳句还巾箱。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