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济济多俊良,声问逸发推周郎。
词场较艺一战捷,笔阵独扫千人强。
烱然眉目行且贵,骥足万里看腾骧。
吟诗作赋不媚俗,期与往者同芬芳。
断璋残璧忽我赠,把玩溢目惊辉光。
自嗟行李久萧瑟,安得置之云锦囊。
又闻跨马欲过我,此意想君非渺茫。
山中草木最宜夏,雨馀一一含幽香。
雏莺乳燕学飞舞,叶底哑咤调圆吭。
阑干笋蕨虽已老,璀错梅杏犹可尝。
阴崖碧洞不受暑,谷风习习吹衣凉。
提携为子扫盘石,谈笑共坐莓苔苍。
宣毫越楮须盛载,吟取佳句还巾箱。
南来济济多俊良,声问逸发推周郎。
词场较艺一战捷,笔阵独扫千人强。
烱然眉目行且贵,骥足万里看腾骧。
吟诗作赋不媚俗,期与往者同芬芳。
断璋残璧忽我赠,把玩溢目惊辉光。
自嗟行李久萧瑟,安得置之云锦囊。
又闻跨马欲过我,此意想君非渺茫。
山中草木最宜夏,雨馀一一含幽香。
雏莺乳燕学飞舞,叶底哑咤调圆吭。
阑干笋蕨虽已老,璀错梅杏犹可尝。
阴崖碧洞不受暑,谷风习习吹衣凉。
提携为子扫盘石,谈笑共坐莓苔苍。
宣毫越楮须盛载,吟取佳句还巾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的《酬周元翁推官见赠》。诗中赞美了周元翁的才华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首句“南来济济多俊良”,描绘了周元翁在众多才俊中脱颖而出的形象。接着,“声问逸发推周郎”赞扬了他的名声和才华,如同周瑜一般出众。接下来的“词场较艺一战捷,笔阵独扫千人强”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文坛上的卓越成就,犹如在战场上独领风骚。
“烱然眉目行且贵,骥足万里看腾骧”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周元翁的气质和远大的前程。“吟诗作赋不媚俗,期与往者同芬芳”则体现了他对文学的高洁追求,不随波逐流,与古代贤士并肩。
“断璋残璧忽我赠,把玩溢目惊辉光”描述了周元翁赠送的珍贵礼物,让诗人感到惊喜和敬佩。“自嗟行李久萧瑟,安得置之云锦囊”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礼物妥善保存的愿望。
最后,“又闻跨马欲过我,此意想君非渺茫”展现了诗人对周元翁即将来访的期待和喜悦。“山中草木最宜夏,雨馀一一含幽香”描绘了夏日山中的美景,充满了生机和宁静。“雏莺乳燕学飞舞,叶底哑咤调圆吭”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活力。“阑干笋蕨虽已老,璀错梅杏犹可尝”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美食的欣赏。“阴崖碧洞不受暑,谷风习习吹衣凉”描绘了清凉宜人的避暑之地,让人向往。“提携为子扫盘石,谈笑共坐莓苔苍”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场景。“宣毫越楮须盛载,吟取佳句还巾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创作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美了周元翁的才华和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橘幽篁,一径深曲。
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
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
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
兴尽悲来,醉吟成调古城阴。
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沈沈。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古城阴。
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沈沈。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余颇喜自制曲。
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与鸥为客。
绿野留吟屐。
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
一亭寂寞。
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
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
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