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潮小缓转船头,不枉湖山十日留。
喜得阎徐二学士,为传佳句过中州。
趁潮小缓转船头,不枉湖山十日留。
喜得阎徐二学士,为传佳句过中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送徐似之归新城》。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趁潮小缓转船头,不枉湖山十日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等待朋友时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这里,“趁潮”意味着随着水流的节奏,船行得既不急迫也不懒散,而是“小缓”,这说明诗人对时间有着从容不迫的态度。"转船头"则暗示了诗人在等待中不时地调整方向,以便更好地观赏周围的景色。而"不枉湖山十日留"则表达了诗人因为朋友的到来,这段时间并没有白费,因为他得以欣赏这片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
“喜得阎徐二学士,为传佳句过中州。”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的珍视。"喜得"表达了一种愉悦的心情,诗人对于能够与朋友阎、徐二人共同享受文学之美感到非常高兴。"二学士"指的是这两位朋友都是一时之选的人物,他们不仅是学问渊博的学者,也是诗人心目中的知音。而“为传佳句过中州”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他们能够将自己或共同创作的美好诗句传播开去,甚至超越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得以欣赏。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定、从容、对友情和文学的珍视,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诗意画卷。
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
三尹皆强健,七日尽晴明。
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
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
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
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声。
佳会不易得,良辰亦难并。
听吟歌暂辍,看舞杯徐行。
米价贱如土,酒味浓于饧。
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
殷勤二曹长,各捧一银觥。
五十钱唐守,应为送老官。
滥蒙辞客爱,犹作近臣看。
凿落愁须饮,琵琶闷遣弹。
白头虽强醉,不似少年欢。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
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
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