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本末弱,厄运逢瞒奴。
文举有死耳,渊明其归乎。
大过本末弱,厄运逢瞒奴。
文举有死耳,渊明其归乎。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属于《大衍易吟四十首》中的第二十五首。诗人通过这四句话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大过本末弱”,这里的大过指的是《周易》中的一种不吉之卦,象征着事物发展到极点而开始走向衰败。"本末"指的是事情的根本和终结,而"弱"则表明力量的不足。这句诗意在说明当前时局已经到了极其衰弱的地步。
“厄运逢瞒奴”,"厄运"指的是不顺利的命运或者说是灾难连连,"逢"字意味着遭遇,而"瞒奴"则是一个形容词,意指蒙蔽或无知。这句诗表达了个人在逆境中的迷茫和无助。
“文举有死耳”,"文举"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某种文化精神的象征。"有死耳"意味着面对死亡,这里可能暗示着在困境中,维护自己的信念与尊严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是必要的。
“渊明其归乎”,这里的"渊明"形容深远而又明智,"其归"则是指最终的归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寻觅和期待,无论遭遇多少困难,最终都要找到自己的归属。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易经卦象和生死哲思,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
几年废井城东衙,甃石缺裂洿淖多,奈此宣公初凿何。
宣公浩气辈孟轲,论谏仁义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誇。
当时芟薙开藤萝,细穿地脉泉源过,暗引云气通天河。
谁知荒芜日冥冥,泥舍不食羸其瓶,谷射瓮漏汲莫升。
旧迹契君怀古情,一朝渫治翻光晶,百丈修绠辘轳声。
乳泉溶溶早夜生,寒冽不改彻底清,静养日月印列星。
君欲著亭泉之侧,味良高风梦想觌,酿泉为酒觞佳客。
舂来香秫珠的皪,玉缸方糵化醇醳,蚁蜉槽床春滴滴。
宣公在天酹可索,宣公之泉带神识,滨湖一啸暮天碧。
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
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
待则甚、功成名遂。
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
还感慨,劳梦寐。愁来长是朝朝醉。
刬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
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
阁皂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
君此去,趁秋霁。
暂聚如萍,忽散似云,无可奈何。
向天涯海角,两行别泪,风前月下,一片离骚。
啼罢栖乌,望穷芳草,此恨与之谁较多。
昏黄后,对青灯感慨,白酒悲歌。梦中作梦知么。
忆往事落花流水呵。
更凭高□远,沈腰不瘦,怅今怀昔,潘鬓须皤。
去燕来鸿,寻梅问柳,寸念从他寒暑熬。
消魂处,但烟光缥渺,山色周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