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架春风十万条,护檐霜干自萧萧。
一朝尽识群贤面,陡觉星辰共碧霄。
压架春风十万条,护檐霜干自萧萧。
一朝尽识群贤面,陡觉星辰共碧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会的图景。开篇“压架春风十万条”,形象地表达了春风轻柔却又无处不在,仿佛是织机上密集的纱线,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护檐霜干自萧萧”则写出了屋檐下残留的霜花,在春风中逐渐消散,发出细微的响声。
接着,“一朝尽识群贤面”表明诗人在短时间内认识了许多贤能之士,这里的“一朝”意味着一次聚会,而“群贤面”则是对这些人的尊称,彰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
最后,“陡觉星辰共碧霄”则是在这场宴会中,诗人突然有种超脱尘世的感慨,似乎感觉到自己与天上的星辰共处于同一片蔚蓝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在精神上的一种飞扬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春日宴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和高远的情操,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雅集时的风雅气质。
五彩云中,群玉峰头,是吾故乡。
为瑶池侍宴,偶违酒令,玉皇降敕,谪作诗狂。
桧柏风姿,山林气象,未到中年先老苍。
西湖路,尽留连光景,傲睨冰霜。东窗。剪烛焚香。
剩满引梅花进寿觞。
梦群仙相庆,烹炮麟凤,十洲同往,骖翳鸾凰。
约向人间,尽偿吟债,依旧乘风来帝旁。
如今未,且百年管领,橘绿橙黄。
山村水馆参差路。感羁游、正似残春风絮。
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
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迟暮。
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自古。儒冠多误。
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醉下白蘋洲,看夕阳鸥鹭。
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休顾。
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
一境有神龙,岁不畏枯旱。
为国常得贤,百世不可乱。
吾读黄老书,掩卷每三叹。
正使未长生,去死亦差缓。
如何不自力,白首犹漫漶。
友朋死略尽,日月难把玩。
岂无独往愿,儿孙苦羁绊。
安得葛与陶,相从明此段。